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障山可奈白云何,露出峰尖能几多。
宛似群仙粉墙外,髻环历历见青螺。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的山景。开篇"障山可奈白云何",通过设问引起读者的好奇心,仿佛在询问那遮挡视线的山峰究竟是由多少白云构成。紧接着"露出峰尖能几多",则让人思考,在那些被白云掩盖的山峰中,有哪些尖峰露出真容,似乎在挑战读者去探索那未知的美。
下一句"宛似群仙粉墙外",诗人以比喻的手法,将远处的山峰比作仙境中的粉色长城,这不仅增添了画面的梦幻色彩,也让人联想到古代神话中神仙居住的地方。接着"髻环历历见青螺",则描绘出一幅精细的景象:在那宛如仙境的山峰间,仿佛看到了一串串如同发髻般的云朵,或是说像极小的螺壳一般清晰可辨。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想象的手法,将读者带入一个既神秘又美丽的世界。诗中充满了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与向往,透露出诗人对超凡脱俗境界的追求和向往。在这里,每一个字、每一句都在讲述着一个关于山峰、云朵以及仙境之间微妙关联的故事。
不详
片石玲珑水抱根,巧栽松竹间兰荪。
怕人触弄鱼儿活,疏织筠笼护瓦盆。
残红委地水平池,杨柳阴阴莺乱飞。
山色满楼新雨后,一帘风絮卷春归。
岩壑蟠胸秦太虚,辋川一见病全苏。
可愁地僻无医药,绕屋营丘山水图。
砌蜡成花浅带黄,紫茎绿叶媚秋光。
不吟尚自清羸甚,怪得诗腰肖沈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