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姚泽山大巡罗浮八咏(其四)天华洞

觉山泽山同爱山,春来不来春又残。

四贤祠宇天华上,司马行窝亦扁颜。

形式: 七言绝句

鉴赏

此诗由明代诗人湛若水创作,题为《次韵姚泽山大巡罗浮八咏(其四)天华洞》。湛若水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天华洞的自然美景与人文景观,展现了对山川之美的深沉情感。

首句“觉山泽山同爱山”,开篇即表达了对山的喜爱之情,将山视为共同的挚爱对象,营造出一种和谐共处的氛围。接着,“春来不来春又残”一句,巧妙地运用了时间的流逝,暗示春天的短暂与易逝,同时也隐含着对时光易逝、美好事物难以长久的感慨。

“四贤祠宇天华上,司马行窝亦扁颜”两句,则转向对人文景观的描绘。四贤祠宇位于天华之上,象征着高尚品德与智慧的聚集之地;司马行窝则以扁舟之名,比喻隐士或文人雅士的居所,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态度。这两句不仅赞美了天华洞的人文景观,也寄托了诗人对于理想人格与精神家园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自然与人文的交织,展现了湛若水对天华洞独特魅力的深刻感悟,以及他对美好事物短暂易逝的哲思。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富有诗意,体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造诣和深厚的情感表达能力。

收录诗词(1594)

湛若水(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 字:元明
  • 号:甘泉
  • 籍贯:广东增城
  • 生卒年:1466—1560

相关古诗词

次韵姚泽山大巡罗浮八咏(其五)飞云顶

飞空直上飞云顶,踏断铁桥无路还。

公还不还心亦死,纵上无山意未阑。

形式: 七言绝句

次韵姚泽山大巡罗浮八咏(其六)小石楼

小石桥居天小脩,藤萝十丈缀悬旒。

玉玉割与蓬莱股,流落于今在海陬。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次韵姚泽山大巡罗浮八咏(其七)大石楼

大石楼居天大脩,玲珑积翠空中浮。

楼下王孙今不见,斜阳输与落軥辀。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次韵姚泽山大巡罗浮八咏(其八)铁桥

铁桥桥下水翻飞,信步吾行行不疑。

童子隔溪闻对语,公今是稳是危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