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兴

出自天台路,红英杂碧萝。

忽逢绿发翁,问子将谁何?

杖策人间世,索处恐蹉跎。

老翁笑而去,林空山鸟歌。

劝子且休矣,前途豺虎多。

形式: 古风 押[歌]韵

鉴赏

这首诗《感兴》由明代诗人殷迈所作,描绘了一段在天台山路上偶遇绿发老翁的奇遇。诗中充满了自然与人的和谐共存的意象,以及对人生道路的深思。

首句“出自天台路,红英杂碧萝”,以天台山的美丽景色开篇,红花与绿叶交织,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接着,“忽逢绿发翁,问子将谁何?”诗人突然遇到了一位满头绿发的老者,不禁好奇地询问对方的身份和目的。这一问一答,不仅增加了故事的神秘感,也引出了对生命意义的探讨。

“杖策人间世,索处恐蹉跎。”老翁手持拐杖,在人世间行走,似乎在寻找着什么,担心时间流逝而错过重要的事情。这句表达了对时间的珍惜和对人生追求的执着。

“老翁笑而去,林空山鸟歌。”老翁微笑着离开,留下一片宁静的森林,山间的鸟儿开始歌唱。这一场景充满了宁静与和谐,暗示着老翁的智慧和超然,以及他对生活的乐观态度。

最后,“劝子且休矣,前途豺虎多。”老翁对诗人说,劝他暂时休息,因为前方的路上充满了危险。这句话既是对诗人旅途的提醒,也是对人生道路上困难与挑战的隐喻,鼓励人们在面对艰难时保持警惕,同时也要有信心和勇气继续前行。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观与人物对话的结合,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以及对未来的警醒与期待。

收录诗词(17)

殷迈(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嘉靖二十年进士。授户部主事,改南京吏部验封司主事。隆庆时历江西按察使、四川右布政使。万历时官至南京礼部右侍郎管国子监事。恬淡寡交,然与意气相投者贻书不远千里,以学术相辩證

  • 字:时训
  • 号:白野
  • 籍贯:明应天府溧阳
  • 生卒年:1512—1581

相关古诗词

六月六日避暑佛殿读书

独抱遗经坐上方,诸天风度葛衣凉。

蝉鸣草树半山静,松落云花合殿香。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赠吉山寺僧漫尔自述

迢遥吉山隈,林端见乔木。

齐梁有古寺,绀宇构岩麓。

朝梵发孤烟,暮禅响幽瀑。

渌水带长川,青芜暗平陆。

上人隐云门,披缁谢纨縠。

心同野鹤远,身与孤峰独。

跏趺一松下,四壁藤萝覆。

十月高秋天,清霜粲篱菊。

问之年八十,颜色如膏沐。

布袍方掩形,清斋但莼蔌。

食力自荷锄,盈畴种秫菽。

隔屿杂芳花,缘溪环密竹。

时有高人往,谈经龙虎伏。

落日洗钵归,飞鸟自与逐。

世情复何有,清净聊自淑。

我本烟霞姿,幽栖爱林谷。

抱疴增简慵,忘机侣猿鹿。

每从野衲游,时向名兰宿。

萧条长白寺,十年厌齑粥。

旷然绝缘想,道心中夜肃。

清晨简《楞严》,披衣窗下读。

从闻悟无生,心空神自复。

一从绾缨组,驰驱南北毂。

人事有将迎,劳生空蹙蹜。

念兹感夙心,静观中自恧。

何如解尘鞅,归来结茅屋。

杖策泉石间,相从参一六。

年华不可返,达穷何足卜。

形式: 古风 押[屋]韵

将赴都门过天界方丈别山舟觉义

春来抱病淹行色,每到山中兴便长。

云护石床僧在定,月明台殿草飞香。

烟霞暂别三千里,萍水俄惊二十霜。

欲了无生齐出处,愿从淮老问真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抱病屏迹人事颇废乡人有以简礼见责者聊以解嘲

衰迟犹苦病侵凌,筋力徇人愧不能。

万事逢迎浑似梦,十年栖息只如僧。

闲来烟篆留松月,定起蒲团映佛灯。

尘世马牛从尔唤,太虚谁识本无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