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教无所教偏称教;官不成官却是官。
这首诗以戏谑的手法揭示了教育与官职制度中的一些荒谬现象。"教无所教偏称教",这句话讽刺了教育体系中可能存在的一种情况:教育者在实际上并未进行有效的教学,却仍然被冠以“教”的名号。这里的“偏称教”意为“名义上是教育,实际上并非如此”,表达了对形式主义教育的批判。
紧接着,“官不成官却是官”则针对官僚体制中的问题,指出某些人虽然没有真正履行官职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却依然享受着官职带来的权力和待遇,成为真正的“官”。这种现象反映了官场中普遍存在的形式主义和虚伪性,以及对真正职责的忽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幽默而辛辣的语言,对当时社会中教育和官僚制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讽刺和批评,体现了作者对社会现象敏锐的洞察力和批判精神。
不详
瑞霭溢千重,鹤算长延,星辉宝婺;
韶光逢九十,兕觥称祝,春满瑶池。
八千岁为春,颂晋八风八表春华春似海;
九五福曰寿,年开九日九旬寿母寿如山。
三径蓬蒿天下士;百年胶漆古人心。
维新元老,颉光开创功臣,兴学储才,笼物豫留医国用;
天步艰难,太息哲人其萎,鞠躬尽瘁,致身未竟救时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