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名为《峡夜别何黎二子》,是明代诗人陈子壮所作。通过“乘兴即相送,回舟是别离”两句,诗人巧妙地将送别之情融入自然景物之中,乘着兴致送别友人后,回舟之时便是离别的时刻,表达了送别时的依依不舍之情。
“始知残夜酒,不似隔年诗。”这两句则进一步深化了情感,诗人感叹于离别之夜的酒,虽能暂时慰藉离愁,却比不上隔年的诗,能够长久地寄托思念与回忆。这不仅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也反映了他对诗歌艺术的深刻理解。
“樯影沈山月,篙声乱鸟枝。”这两句描绘了夜晚江面上的景象,樯影在月光下投射在山间,篙声与鸟鸣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凄凉的氛围,增强了别离的哀愁感。
最后,“那能留二子,吾亦放吾之。”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无奈,既希望留住友人,却又不得不接受别离的命运,最终选择放手,展现出一种豁达与洒脱的情怀。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自然景物描写,展现了诗人与友人间深厚的情感以及对别离的复杂心情,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