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曾被儒冠误,谋生事事疏。
洲无千树橘,家有五车书。
叠石和苔斸,移梅带雪锄。
好非人所好,习气未能除。
这首诗语言平实,意境淡远,体现了诗人对于书籍的喜爱和对自然生活的向往。开头两句“曾被儒冠误,谋生事事疏”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为功名所累、谋求生计而不得其法的感慨。"洲无千树橘,家有五车书"则描绘了一种宁愿拥有一方书海,不羡慕外界的繁华生活。接下来的“叠石和苔斸,移梅带雪锄”写出了诗人在自然中修养、移植花木的景象,表现了对自然美好生活的追求。
最后两句"好非人所好,习气未能除"则透露出诗人对于自己个性和喜好的自信,同时也表达了一种转变心境的不易。这不仅是个人喜好的坚持,也是对传统儒家观念的反思。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世俗与个人理想生活,展现了诗人超脱物欲、向往自然纯粹的心态。
不详
一作元范。吴儆从孙。精研理学。有《兰皋集》
老境已骎骎,功名负壮心。
昏眸云雾隔,短鬓雪霜侵。
身为贫长客,诗因病懒吟。
春山归未得,门径藓花深。
一笑起推篷,烟云望眼中。
橹鸣无调乐,帆饱有情风。
山近水偏绿,鹃啼花正红。
前途足奇观,行色莫匆匆。
迂拙安吾分,炎凉任世情。
箪瓢自钟鼎,风月即勋名。
春树重重暗,晴云片片明。
沧波山阁外,浩荡一鸥轻。
极目飞鸿外,苍茫一渺然。
风清垂钓濑,月淡放梅天。
展卷评诗句,探囊结酒缘。
舟中无此乐,但只闭篷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