潇碧房听阶上流泉

潇碧延清窗,掩映三竹林。

坐对白云暮,安知溪水心。

微风又如何,历历一钟音。

春心夜始寒,想像空山深。

幽梦断复续,吾其观古今。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深远的山水画面。"潇碧延清窗",以潇湘碧水的清澈映照着窗户,展现出环境的清幽。"掩映三竹林",竹林在窗前轻轻摇曳,增添了生机与诗意。诗人独自坐在窗边,面对着傍晚的白云和潺潺溪水,流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宁静。

"微风又如何,历历一钟音",微风吹过,带来远处寺庙的钟声,清脆悠扬,更显出环境的宁静与禅意。"春心夜始寒",暗示着诗人内心的感受,春夜的寒意似乎也触动了他的思绪,让他开始思考人生的无常。

"想像空山深",诗人通过想象深入到那空旷深远的山中,进一步深化了内心的沉思。最后,"幽梦断复续,吾其观古今",诗人沉浸在梦境与现实的交织中,感叹世事变迁,历史长河中个人的渺小与短暂。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景抒情,寓哲理于自然之中,体现了王闿运清末近现代初诗作的特色,既有山水诗的意境,又有深沉的人生感慨。

收录诗词(112)

王闿运(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文学家。又字壬父,世称湘绮先生。曾任肃顺家庭教师,后入曾国藩幕府。1880年入川,主持成都尊经书院。后主讲于长沙思贤讲舍、衡州船山书院、南昌高等学堂。授翰林院检讨,加侍读衔。辛亥革命后任清史馆馆长。著有《湘绮楼诗集、文集、日记》等

  • 字:壬秋
  • 号:湘绮
  • 籍贯:咸丰二年(1852)举
  • 生卒年:kǎi)运(1833—1916

相关古诗词

从戒坛下至可罗村

坛空松阴阴,山色春更静。

风移龙蜿蜿,云散日靓靓。

飞襟一里翠,度石双屐冷。

娟花不出谷,独对山露醒。

芳香路之半,远近自春影。

日暮逢归樵,相看在人境。

形式: 古风

赠翰林周学士寿昌

长沙学士才名羡,澄湘台下初相见。

当时鼓角翻江波,取别匆匆若飞电。

七年卧病黄鹄矶,即君留滞周南时。

汉口霜凫冻冲网,有酒相呼斛酌之。

我年未壮君已艾,众中许我倾流辈。

鹦鹉洲前狂笑来,祢衡惊起仍相怪。

古来盛名多零丁,看君早入承明庭。

浮云富贵长过眼,三台跂足如蓬瀛。

嗟余抱玉求高价,白须趋走都堂下。

人生得失苦相欺,与君同被时人嗤。

一回相逢一回老,惟有诗思如婴儿。

郭侯知君复知我,酒边论君每移坐。

为言年少妒风流,高堂挟瑟双倭鬌。

即今老去看文君,丝竹余音不忍闻。

颇忆东山谢安石,远愁西第沈休文。

南洼明月清光绝,古往今来圆又缺。

且应击缶对高吟,莫遣当窗照华发。

彰门晓树映宫楼,冠盖憧憧车马流。

持戟同僚揖王董,登车新雨论黄周。

元亭寂寞秋苔绿,季主逡巡不能卜。

西风落叶闭重门,悄然坐梦深岩屋。

余亦长歌归故关,白云幽涧水潺潺。

他年乘兴一相见,分作淮南大小山。

形式: 古风

潇湘秋夜雨曲

九疑云破天难补,年年迸作潇湘雨。

水驿无更秋被寒,木兰船背如繁鼓。

二妃老去双蛾绿,月过璇宫冷阶玉。

祇将清泪报深恩,分付三竿两竿竹。

秋长雨细无人听,流落蛮荒幽咽声。

瑽瑽摵摵止还作,鸳瓦明镫俱有情。

关河何处无秋雨,泪粉啼花不劳数。

省识潇湘万古愁,独眠独梦看看曙。

形式: 古风

马将军歌

曾侯昔起田间师,将用拙速胜巧迟。

腰镰执梃五千众,大捷湘上名天知。

当时提督一马竿,突阵横贼风电驰。

南人好船不好马,水师万舸横江湄。

三河一败兵如灰,虽有舟楫无由施。

陆军气夺贼马蹄,都统扬扬建两旗。

始知骑步定天下,曹公不敌董卓儿。

驱勒农夫学腾跨,项强胫直百不宜。

我年二十骋身手,超坑堕堑抛金羁。

驽骀多肉骥多骨,炎方刍稻难调治。

马侯将马识马性,如造父孙汧牧时。

是时王师苦不利,曾侯避地黄山陲。

骅骝蹇驴尽无用,相与蚁垤为娱嬉。

据鞍一笑何生痴,壮士恨不革裹尸。

清秋一桨下鄱水,归来但觅果下骑。

春风秋日偶盘骤,骨脉和协心颜怡。

马侯牧方聊小用,千金擗纩越女蚩。

尔来廿年不问事,死生贵贱和天倪。

偶从蠹牍见名姓,使我心热神■疑。

松阴长簟恍未冷,苦战身死真何为。

忆尔伊凉骋千里,郁气一吐月晕亏。

战马长嘶饮河水,谁甘老死皂隶笞。

余亦放马衡山阳,梦中不听晓角吹。

马侯马侯身死莫论功成败,君不见湘乡石马青苔滋。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