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五更听乌啼,乌是汝南鸡。
闺中双玉箸,点点为辽西。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清晨五更时分的军旅画面,诗人以乌啼声起兴,暗示了战地的艰苦与思乡之情。"乌是汝南鸡"一句,将乌鸦的叫声比喻为家乡汝南的鸡鸣,表达了征人对故乡的深深怀念。接下来,"闺中双玉箸,点点为辽西"则通过闺中女子用玉筷子轻轻敲击的动作,想象她们在远方为出征的亲人担忧,玉箸轻点仿佛寄托着绵绵的思念和无尽的牵挂,落在辽西的土地上。整体来看,此诗情感深沉,寓情于景,展现了战争背景下家庭的离愁别绪。
作品:《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觚不觚录》、《弇州山人四部稿》
明代的文学家、史学家。为“后七子”领袖之一。官刑部主事,累官刑部尚书,移疾归,卒赠太子少保。好为古诗文,始于李攀龙主文盟,攀龙死,独主文坛二十年。
蜻蛉刺水去,不复畏欹斜。
渠自爱菱角,侬自爱菱花。
少小阊门住,不爱阊门道。
约伴礼社还,羞人道侬好。
窗前樱桃树,累垂红靺鞨。
侬爱结子时,的应胜花发。
与欢皋桥别,日日上皋桥。
不比西陵浦,唯看两度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