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卢直院题秀邸所赠春龙出蛰图

中兴断鳌四极立,黄河不动银河湿。

群龙作御翊天飞,岂有泥蟠初破蛰。

画家画甜难尽神,诗家诗苦空绝尘。

上圣调合二能事,从此角鬐成活身。

王门沉沉风铎语,妙舞停弯歌罢句。

夜半祥光挟电生,知从所赐春龙处。

明朝黄麻出汉宫,草麻因赠玉堂翁。

见者传观互矜诧,我为指点开鸿濛。

九州未画一丰草,龙豢于官犹在岛。

后来盛理称太平,麟凤不厌郊原小。

我愿万物常安舒,泽焦润槁旱已拘。

百灵有职不相袭,昆崙日月自出入。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画家戴栩为卢直院题秀邸所赠春龙出蛰图而作,通过对画面的生动描绘和对春龙形象的赞美,展现了作者对中国传统文化中龙的象征意义的理解。首联“中兴断鳌四极立,黄河不动银河湿”运用夸张手法,描绘了龙出蛰时天地间壮丽的景象,暗示着国家的复兴与吉祥。接着,“群龙作御翊天飞,岂有泥蟠初破蛰”形象地写出龙从冬眠中觉醒,翱翔天际的场景。

诗人接着赞叹画家技艺高超,“画家画甜难尽神,诗家诗苦空绝尘”,将绘画与诗歌相提并论,赞美其艺术表现力。随后,“上圣调合二能事,从此角鬐成活身”表达了对圣贤智慧的敬仰,认为通过艺术作品,龙的形象得以生动呈现。

“王门沉沉风铎语,妙舞停弯歌罢句”描绘了观看画作时的氛围,静谧而庄重,伴随着歌舞的暂停。接下来,“夜半祥光挟电生,知从所赐春龙处”进一步强化了春龙带来的祥瑞之气,预示着好运的到来。

尾联“明朝黄麻出汉宫,草麻因赠玉堂翁”以皇帝赏赐春龙为典故,表达对卢直院的敬意,同时也寓言了国家的繁荣昌盛。“见者传观互矜诧,我为指点开鸿濛”描述了众人对画作的惊叹和欣赏,以及诗人自己的解说作用。

最后,诗人希望天下万物都能得到恩泽,“九州未画一丰草,龙豢于官犹在岛”暗指龙的出现象征着丰饶与和平。“后来盛理称太平,麟凤不厌郊原小”进一步强调了盛世景象,即使是寻常的郊野也显得尊贵。结尾两句,诗人表达了对和谐安宁社会的期盼,以及自然秩序的尊重。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是对画作的赞美,也是对盛世气象的颂扬,体现了作者深厚的艺术修养和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收录诗词(145)

戴栩(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杨子京益壮楼

征蛮老将何矍铄,马如飞龙铠如石。

不记腥云毒雨时,苦忆阿游乘下泽。

累累薏苡化明珠,谗夫萋菲何代无。

说死嗜生非烈士,欲行辄止真贾胡。

江东领军今独步,快剑雄笔风雨过。

壮骨无身宰树高,壮怀有弟楼名大。

楼前万象供指呼,远苍近绿开画图。

荣谢随时各稚耋,宇宙不改同朝晡。

请君清坐自探索,此本无亏何所益。

形式: 古风

走笔代书答西士

帝城百司官事少,故府庭闲长春草。

独馀人事十倍多,一月束书逾束稿。

我于其间厌见之,语可摹印百不移。

深处难论浅处俗,今我下笔如黏黐。

自得君书手不置,报章飒飒生新意。

漫将长句替寒温,临流胜寄相思字。

久不哦诗诗律疏,字字偃蹇烦麾呼。

羡君作邑康庐下,柔强伏梗妥以愉。

乃知万事共一法,神熟意便功转捷。

听讼固应哲士能,理赋未省通儒怯。

往时蔡子尹黄岩,欲试自疑龟屡占。

祗今登用颇衮衮,似此县债偿亦廉。

期君规模卓鲁上,随世功名真漫浪。

幸勿弃我频琢磨,中年师友半凋丧。

西湖柳色递晴阴,蒲江远矣谁共寻。

近闻乡里一奇事,宿觉庵边祠水心。

形式: 古风

和叶水心会昌观小集

深居抱穷空,弱质资冻暴。

蹑齐迩高堂,凌阴得重燠。

败素谅难迁,窘逼尚可复。

再拜窥著书,甘以谢华毂。

涉海浩无津,眩汗颈为缩。

万葩拾一二,浅心自兰菊。

喟焉怀世情,否泰几翻覆。

经纶委道周,伊谁穫已熟。

哲人信委蛇,爱士比金玉。

盖摩集云门,艇凑思远渎。

一觞为我陶,千载期尔勖。

岁晏霜雪交,故林有乔木。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