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婕妤怨歌

团团望舒月,皓皓冰蚕绢。

欲却炎天暑,比月裁成扇。

望舒圆易缺,金风换炎节。

风凉秋气寒,匣扇复谁看。

扇弃何足道,感妾伤怀抱。

对月泪如丝,君恩异旧时。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词人纳兰性德所作的《班婕妤怨歌》,以月亮和扇子为象征,表达了主人公班婕妤对爱情与命运的感慨。"团团望舒月,皓皓冰蚕绢"描绘了明亮如冰蚕丝的月亮,暗示了班婕妤的纯洁与美好。"欲却炎天暑,比月裁成扇",她希望通过扇子驱散炎热,如同希望能挽回逝去的爱情。

"望舒圆易缺,金风换炎节",望舒即月神,这里借指月亮的盈亏变化,暗示了人生的无常。"风凉秋气寒,匣扇复谁看",随着季节更替,扇子被闲置,反映出班婕妤境遇的变迁,无人欣赏。

"扇弃何足道,感妾伤怀抱",她感慨扇子的废弃,寓意自己的被遗忘,内心充满哀愁。最后两句"对月泪如丝,君恩异旧时",更是直接表达了对往昔恩爱的怀念以及如今情感的冷落,泪水如丝般细腻,对比昔日的恩情,今非昔比,令人动容。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月亮、扇子等意象,寓言式地展现了班婕妤的悲凉心境,表达了对爱情失落和人生无常的深刻感触。

收录诗词(194)

纳兰性德(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占有光彩夺目的一席。他生活于满汉融合时期,其贵族家庭兴衰具有关联于王朝国事的典型性。虽侍从帝王,却向往经历平淡。特殊的生活环境背景,加之个人的超逸才华,使其诗词创作呈现出独特的个性和鲜明的艺术风格。流传至今的《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富于意境,是其众多代表作之一

  • 字:容若
  • 号:楞伽山人
  • 籍贯:满洲
  • 生卒年:1655-1685

相关古诗词

高楼望月

戚戚复戚戚,高楼月如雪。

二八正婵娟,月明翡翠钿。

由来工织锦,生小倚朱弦。

朱弦岂解愁,素手似云浮。

一声落天上,闻者皆泪流。

别郎已经年,望郎出楼前。

青天如海水,碧月如珠圆。

月圆以复缺,不见长安客。

古道白于霜,沙灭行人迹。

月出光在天,月高光在地。

何当同心人,两两不相弃。

形式: 古风

金缕曲

德也狂生耳,偶然间、淄尘京国,乌衣门第。

有酒惟浇赵州土,谁会成生此意。

不信道、遂成知己。

青眼高歌俱未老,向尊前、拭尽英雄泪。

君不见,月如水。共君此夜须沉醉。

且由他、娥眉谣诼,古今同忌。

身世悠悠何足问,冷笑置之而已。

寻思起、从头翻悔。

一日心期千劫在,后身缘、恐结他生里。

然诺重,君须记。

形式: 词牌: 贺新郎

月中行

昏黄云月有无中,一树露桃浓。疏烟淡淡袅晴空。

去住任春风。

朱丝漫绾双鸦髻,人独立、石畔阑干东。

停箫负手醉芳丛。玉靥背花红。

形式:

寄生草

漫揾英雄泪,相离处士家。谢慈悲,剃度在莲台下。

没缘法,转眼分离乍。赤条条,来去无牵挂。

那里讨,烟蓑雨笠卷单行?

一任俺芒鞋破钵随缘化!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