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丰张令修芍陂

桐乡振廪得周旋,芍水修陂道路传。

日想僝功追往事,心知为政似当年。

鲂鱼鱍鱍归城市,粳稻纷纷载酒船。

楚相祠堂仍好在,胜游思为子留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翻译

在桐乡,丰收的谷物得以妥善安排,芍水边的堤坝修筑便利了交通。
每日都怀念过去的劳绩,心中明白为政之道如同往昔。
鲜美的鲂鱼满载进城,一船船粳稻装满了酒船。
楚相的祠堂依然完好,美好的游历我想为你留下诗篇。

注释

桐乡:地名,指桐乡县。
振廪:丰收,谷物充实仓库。
周旋:妥善安排,处理。
芍水:河流名。
陂:堤坝。
道路:交通道路。
日想:每日思念。
僝功:勤劳的功绩。
往事:过去的经历。
似当年:如同过去一样。
鲂鱼:一种淡水鱼。
鱍鱍:形容鱼儿众多。
归城市:运进城中。
粳稻:一种优质稻米。
载酒船:装满酒的船只。
楚相:古代楚国的丞相。
祠堂:供奉先贤的庙宇。
仍好在:仍然保存完好。
胜游:美好的游览。
子:你。
留篇:留下诗篇。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在桐乡振兴仓廪,修筑道路的场景。通过“日想僝功追往事,心知为政似当年”可见诗人对历史上的治国安邦之策有所感慨,自比为古时贤良之臣,其政治理念和治国手法与古人相仿佛。"鲂鱼鱍鱍归城市,粳稻纷纷载酒船"则展示了当地经济的繁荣景象,人民生活安定丰富。

诗中“楚相祠堂仍好在”一句,显示出对历史文化遗产的尊重与保留。最后,“胜游思为子留篇”表达了诗人希望将这次愉快的旅行和治理成就传承给后人的愿望,同时也彰显了诗人对于文学创作的重视。

整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敬畏之心,更透露出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政治抱负,反映出北宋时期社会经济发展与文治并进的特点。

收录诗词(1765)

王安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 字:介甫
  • 号:半山
  • 生卒年: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

相关古诗词

岁晚怀古

先生岁晚事田园,鲁叟遗书废讨论。

问讯桑麻怜已长,按行松菊喜犹存。

农人调笑追寻壑,稚子欢呼出候门。

遥谢载醪袪惑者,吾今欲辩已忘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庆老堂

板舆去国宦三年,华屋归来地一偏。

种竹常疑出冬笋,开池故合涌寒泉。

身闲楚老犹能戏,道胜邹人不更迁。

嗟我强颜无所及,想君为乐更焦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次叶致远韵

生涯聊占水中洲,岂即乘桴逐圣丘。

身与凫飞仍雁集,心能茅靡亦波流。

由来杞梓常先伐,谁谓菰蒲可久留。

乘兴吾庐知未厌,故移脩竹拟延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次杨乐道韵六首(其一)后殿朝次偶题

百年文物士优游,万国今方似缀旒。

发策东堂招俊乂,回舆北苑罢倡优。

忽随诸彦登龙尾,尚忆当年应鹄头。

独望清光无补报,更惭虚食太官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