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休休亭》由宋代诗人乐沆所作,通过对休休亭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向往与内心的宁静。诗中以“贻溪澄澈玉峰寒”开篇,用“贻溪”之水的清澈和“玉峰”的寒意,营造出一种清冷而纯净的氛围,暗示了休休亭所在之地的静谧与脱俗。
“居士当年此考槃”一句,借用了古代隐士“考槃”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隐士生活的一种向往和追忆,同时也暗示了休休亭作为一处避世之所的历史渊源。
接下来,“访得遗基青华下,构成危栋白云端”两句,通过“访得”与“构成”的对比,描绘了休休亭从遗迹到重建的过程,以及它在自然环境中的位置——位于青翠山林之下,高耸的屋檐直入云霄,既体现了建筑的雄伟,又与周围的自然景观相得益彰。
“人间日月双轮转,世外襟怀九鼎安”则进一步对比了世俗与世外的差异,表达了诗人对世外桃源般生活的向往,认为在这样的地方,心灵可以得到真正的安宁与平静。
最后,“醉魄吟魂如未泯,也应谢我数盘桓”两句,以“醉魄吟魂”比喻诗人的心灵状态,即使在离开之后,仍对这处美景心存怀念,表达了诗人对休休亭的深厚情感和对美好时光的留恋。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内心宁静的追求,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艺术性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