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自是清阴能借润,不应积雨尚流寒。
先生端的磻溪裔,乞与沧溟作钓竿。
这两句诗是王之道在《和吕子梅题陈倅窗前新栽竹二首》中的第二首。诗中蕴含着诗人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感受与深厚情感。
"自是清阴能借润,不应积雨尚流寒。"
这两句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日景象。"自是清阴能借润"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细雨滋润万物的欣赏,暗示着自然界在春季中逐渐苏醒,生机开始萌动。而"不应积雨尚流寒"则是在强调尽管春雨给大地带来了温暖和湿润,但仍旧有余寒未散,天气并非一帆风顺。这两句交织出一个生动的画面,既显示了诗人对春意盎然场景的描绘,也透露出他对季节转换中温度变化的敏锐感知。
"先生端的磋溪裔,乞与沧溟作钓竿。"
这里则是诗人在表达自己的愿望。"先生端的磋溪裔"指的是诗人仰慕某位高洁脱俗的前辈(先生),其风范如同清澈见底的磋溪水。而"乞与沧溟作钓竿"则是在表达一种超脱红尘、追求精神自由的心境。诗人希望能像神话中的沧溟一样,拥有捕捉云端之物的能力,即象征着能够抓住高远的理想和精神寄托。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以及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与深邃。
不详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彦猷。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岁。善文,明白晓畅,诗亦真朴有致。为人慷慨有气节。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与兄之义弟之深同登进士第。对策极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调历阳丞。绍兴和议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陈辱国非便。大忤秦桧意,谪监南雄盐税。坐是沦废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之道著有相山集三十卷,《四库总目》相山词一卷,《文献通考》传于世
封殖要当同种玉,翱翔端复见停鸾。
此君不是尘中物,岂减樊川十万竿。
荼蘼花底照衰颜,风送馀香到酒间。
春色他年尚无恙,红裙来继谢东山。
水云深处见人烟,桑柘鸣鸠似可怜。
却怪银泥环四壁,由来春雨上蜗涎。
茭葑弥天眼界幽,浇愁应办酒如油。
坐怜渔父机心胜,万顷春苗不下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