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宋诗《八月十三夜月》是陶梦桂所作,表达了诗人对人情世事的感慨以及对时光流转的无奈。首句“人情何待十分圆”,以月亮的圆满象征人生的完美,暗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难以达到完全和谐,暗含人情世故的复杂性。次句“满目金波已浩然”描绘了明亮的月光洒满大地的景象,给人以壮丽之感。
接下来,诗人通过“明到杜陵头上发,寒侵郑老客中毡”两句,借杜陵和郑老两个典故,表达岁月无情,自己年华老去,漂泊在外的孤寂之情。杜陵是汉宣帝陵墓所在地,常用来指代老年;郑老则可能指代古代诗人郑虔,寓言诗人的客居生涯。
“中秋未必似今夕,好景其如又隔年”进一步强调时间的流逝,即使中秋佳节也未必能有如此美好的月色,而美景如斯,却又要过一年才能重逢,流露出对时光易逝的深深惋惜。
最后,诗人以“多谢望舒知此意,冰轮缓碾不加鞭”收尾,将月亮比作“望舒”,神话中的月神,感谢它理解自己的心境,让月光缓缓洒落,仿佛减缓了时间的流逝,增添了诗的意境。
整首诗通过月夜景色的描绘,寓言人生况味,展现了诗人对人情世事的深刻洞察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