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天庆观画龙二世传仙笔一点睛乘雷电飞去一经兵火亦不复存

毗陵天庆宫中壁,夭趫双龙势千尺。

鬐圆尾壮角浪平,目深鼻豁鳞纤密。

一龙点睛已飞去,电掣金蛇雷破柱。

一龙旧壁尚蜿蜒,朝昏恍惚腾云雾。

黑风动地劫火燔,鬼神糜烂龙崩奔。

苍生百万化鱼肉,?池觱沸骸陵屯。

灵物去留应有数,戛铜吹竹谁韶頀。

会归罨画吸清溪,一雨八荒均布濩。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常州天庆观内壁画中的两龙形象,通过生动的笔触展现了龙的威猛与神秘。诗中以“毗陵天庆宫中壁”开篇,点明地点,随后描述了龙的形象:“夭趫双龙势千尺”,展现出龙的庞大与气势。接着,诗人详细描绘了龙的细节,如“鬐圆尾壮角浪平,目深鼻豁鳞纤密”,使读者仿佛能看到龙的生动形象。

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如“一龙点睛已飞去,电掣金蛇雷破柱”,将龙点睛后腾空而起的情景比作闪电与雷鸣,形象地表现了龙的神速与力量。同时,“一龙旧壁尚蜿蜒,朝昏恍惚腾云雾”则描绘了另一条龙在墙壁上蜿蜒盘旋,似乎在云雾间若隐若现,充满了神秘感。

然而,好景不长,诗中描绘了战争带来的破坏:“黑风动地劫火燔,鬼神糜烂龙崩奔”,展现了战火中龙的遭遇,龙被烧毁,甚至有“苍生百万化鱼肉,?池觱沸骸陵屯”的惨状,表达了对战争残酷性的强烈谴责。

最后,诗人感慨于龙的命运:“灵物去留应有数,戛铜吹竹谁韶頀”,表达了对自然与命运的思考,以及对艺术作品生命力的反思。诗的结尾部分“会归罨画吸清溪,一雨八荒均布濩”预示着龙最终会回归自然,雨水均匀地滋润大地,寓意着希望与重生。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描绘了龙的壮丽形象,还蕴含了深刻的历史、社会和哲学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艺术和命运的独特见解。

收录诗词(382)

俞德邻(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原籍永嘉平阳(今属浙江),父卓为庐江令,侨居京口(今江苏镇江)。度宗咸淳九年(1273)浙江转运司解试第一,未几宋亡。入元,累受辟荐,皆不应。因性刚狷,名其斋为佩韦(本集卷八《佩韦斋箴》)。元世祖至元三十年卒,年六十二。遗著由其子庸辑为《佩韦斋文集》十六卷(其中诗七卷),于元仁宗皇庆元年(1312)刊行,另有《佩韦斋辑闻》四卷。事见本集卷首元建安熊禾序,《至顺镇江志》卷一九有传

  • 籍贯:自号太玉山
  • 生卒年:1232~1293

相关古诗词

独孤桧

烈帝祠中独孤桧,郁郁亭亭一车盖。

根盘九地蛰蛟螭,干耸层霄浮霮䨴。

朔风赑屃尘昼昏,炎炎讹火连空燔。

一蛇腾骧赤帝子,将军舌腭空惊反。

天愁地泣鬼神怒,元绪老桑哀莫诉。

斤斧侵寻岁月枯,寂寞半心承雨露。

形式: 古风

春怨

垂杨带雨烟沈沈,绮窗翠幕清昼阴。

琵琶拨尽谁知音,一声望帝春事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

鹁鸪词

鹁鸪鹁鸪,尔拙无伍。朝飞何从来,暮宿何处所。

饮啄不自营,日日呱呱叫春雨。

沙场鬼哭天沈阴,泽国夔魈夜相语。

一声两声云冥冥,三声四声水建瓴。

十声百声大雨车轴下,千声万声江翻海涨鳌宫倾。

羲和推车不敢出,鲛人畏湿绡机停。

淤泥三尺百贾卧,十家一二炊烟青。

鹁鸪鹁鸪唤雨又不已,教尔闭觜不闭觜。

再拜拜天公,笺词小心风。雨师屏翳,云师丰隆。

鹁鸪尔何物,盗天之柄裒顽凶。

天晴呼妇雨逐妇,寄巢生子随西东。

愿天敕后羿,挟矢操强弓。

射逐九州外,勿使孳尾添雌雄。

天关九重暗氛雾,鹁鸪飞来复飞去。

黔黎■■生鱼头,鹁鸪犹自鸣不休。

重为告曰,鹁鸪鹁鸪,尔形甚眇,尔声孔悲。

尔鸣不止,尔心何为。伊昔黄帝作,凤凰巢阿阁。

此时无尔鸣,五风十雨天下乐。

又闻有虞氏,韶成凤凰至。

此时无尔鸣,风雨弗迷天下治。

尔今虽彊颜,不如阖口归深山。

山深树密百鸟閒,落花流水声潺潺。

秋分春分任尔化,何用对雨鸣间关。

尔今不肯去,吾亦能尔恕。

长安挟弹多少年,劝尔藏头莫相遇。

形式: 古风

送丹山林秀才

燕台筑黄金,致士合隗始。

子留既期月,及归乃白士。

岂伊赋万言,不直一杯水。

提携古锦囊,尚诧骊珠比。

得非坐诗穷,憔悴至于此。

丈夫贵出世,卿相偶然尔。

昼绣岂必荣,韦布何足耻。

伪游淮阴缚,绐载晁错死。

所以贤达人,咄咄从黄绮。

丹山有源泉,清可以洗耳。

丹山有奇石,坚可以砺齿。

去去勿咨嗟,时止固应止。

形式: 古风 押[纸]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