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程通的诗《和紫虚丹房二十首(其十六)》描绘了夜晚静坐读书的情境,诗人独自在灯下研读扬雄的著作《太玄》,享受着深沉而宁静的时光。他感叹书中的哲理如同洞天福地,非同小可,暗示了学问的深远与无穷。山中岁月仿佛因此而长久,寓意着知识的永恒。
诗人进一步借景抒怀,向阳的花木早早感知春天的到来,暗示人若如花木般汲取知识,也能迅速成长。近水楼台先得月,形象地表达了靠近真理的人更容易领悟到智慧的光辉。最后,诗人表达出一种超脱的乐趣和自得其乐的心态,认为沉浸在这样的境界中,无需外在的美酒助兴,就已经感受到了内心的满足和快乐。
整首诗寓言性强,通过自然景象和读书体验,传达出对知识追求的执着与享受,以及对内心平静与智慧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