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梁参政寄韩参议韵

金闺寂寂换柴关,汴水悠悠去不还。

迁客暂来真传舍,微官聊喜近家山。

心除感慨成三乐,事不崎岖得半閒。

仰藉大贤调燮手,挽回清誉到人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鉴赏

这首元代曹伯启的诗《次梁参政寄韩参议韵》描绘了一幅寂寥而深沉的画面。首句“金闺寂寂换柴关”,以宫廷的寂静与乡村的简朴生活相对比,暗示了主人公从繁华退隐至宁静的生活转变。次句“汴水悠悠去不还”则借流水寓言人生的不可逆和离别之感。

第三句“迁客暂来真传舍”,诗人自比为暂时寄居的迁徙者,表达了对现实处境的暂时适应和对家乡的怀念。第四句“微官聊喜近家山”流露出对回归故土、接近自然的欣慰之情。

第五、六句“心除感慨成三乐,事不崎岖得半閒”,诗人将内心的感慨转化为生活中的乐趣,尽管遭遇挫折,但仍能保持半份闲适,体现了他的乐观态度和坚韧精神。

最后两句“仰藉大贤调燮手,挽回清誉到人间”,诗人期盼借助贤能者的智慧和力量,恢复自己的名誉,传达出对公正和名誉的渴望。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现实生活的感慨,又有对未来的期待,展现了诗人的人生哲学和坚韧品格。

收录诗词(447)

曹伯启(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元世祖至元中,荐除冀州教授,累迁集贤侍读学士,进御史台侍御史,出浙西廉访使。泰定初以年老告退。天历初,起任淮东廉访使,拜陕酉诸道行台御史中丞,辞疾不起。赠河南行省左丞,谥文贞。性庄肃,奉身清约。著有《曹文贞公诗集》(一名《汉泉漫稿》)十卷。生平事迹见《曹文贞公诗集》附录曹鉴《溢文贞公神道碑铭》、《元史》卷一七六

  • 字:士开
  • 籍贯:砀山(今属安徽)
  • 生卒年:1255—1333

相关古诗词

冬至日白霫道中偶成录寄朱叔茂郎中叚惟德鲁子翚二都司仍希于张白高参议郭干卿治书与两司幕长及按敦郎中邢孟直诸公处以区区薄况达之

槲叶萧萧朔吹寒,山行病瘦怯衣单。

驰驱一带滦江险,彷佛重经蜀道难。

旅邸僦床虽自愧,绣衣持斧要同看。

穷途恰值书云节,秫酒糠灯语夜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寿马右丞

妙龄文采动朝端,晚节襟期海宇宽。

西蜀东吴新雨露,柏台兰省旧衣冠。

名随曙色千门肃,辞播春风八座欢。

行挈生民跻寿域,洛阳重作画图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古任临流亭宴集寄谢座主冀需轩中丞兼简张克斋司农曹子贞郎中及席间诸友

两脚黄尘阅几州,危亭俄喜见临流。

收功宰相能青眼,伺命郎官正黑头。

半醉听歌评亥豕,诸任怜客斗觥筹。

片帆急送三千里,云锦翻风想旧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次大同房寿卿教授与路幕宾董德基河东宪幕富子翚等酬和诗韵

朝阅周襄暮宋襄,悠悠王伯费论量。

浮生俛仰成千古,世路东西又十霜。

目击素丝翻色相,心随红腐劝脾囊。

塞云不隔征鸿路,情绪无端绕故乡。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