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敷五菊屏

先生深卧菊花丛,曲几围屏杳窕通。

本为红尘辞俗眼,岂因多病怯秋风。

交情尽付炎凉外,身计聊凭吏隐中。

相过不嫌憔悴质,秪应风味与君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居者在菊花丛中的生活情景。首句“先生深卧菊花丛”,以“先生”称谓,暗示了主人公的高雅身份和对世俗的超脱,他沉浸在菊花的香气中,享受着宁静的生活。次句“曲几围屏杳窕通”,通过“曲几”和“屏”描绘出居室的雅致,以及隐士与外界的微妙隔绝。

第三句“本为红尘辞俗眼”,表达了诗人放弃尘世繁华,远离世俗的眼光,追求内心的清净。第四句“岂因多病怯秋风”,以“多病”自嘲,却并不畏惧秋风,显示出坚韧的人生态度。

第五句“交情尽付炎凉外”,表明诗人将友情寄托于淡泊之中,不在人情冷暖中计较。第六句“身计聊凭吏隐中”,“吏隐”指的是官员在闲暇时的隐逸生活,诗人借此表达自己虽身处官场,但仍向往隐逸的生活方式。

最后一句“相过不嫌憔悴质,秪应风味与君同”,诗人表示,即使自己外表憔悴,来访的朋友也不会嫌弃,因为他们的志趣相投,共享的是相同的品格和心境。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隐居生活的场景和诗人的心态,展现了作者对清高品格的坚守和对友情的珍视,体现了明代文人士大夫的隐逸情怀。

收录诗词(1558)

李东阳(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谥文正,明朝中叶重臣,文学家,书法家,茶陵诗派的核心人物。寄籍京师(今北京市)。天顺八年进士,授编修,累迁侍讲学士,充东宫讲官,弘治八年以礼部侍郎兼文渊阁大学士,直内阁,预机务。立朝五十年,柄国十八载,清节不渝。文章典雅流丽,工篆隶书。有《怀麓堂集》、《怀麓堂诗话》、《燕对录》

  • 字:宾之
  • 号:西涯
  • 籍贯:湖广长沙府茶陵州(今湖南茶陵)
  • 生卒年:1447年-1516年

相关古诗词

体斋西轩观玉簪花偶作

小园纡步玉堂阴,堂下花开白玉簪。

浥露馀香犹带湿,出泥幽意敢辞深。

冰霜自与孤高色,风雨长怀采掇心。

醉后相思不相见,月庭如水正难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雨中种竹

石栏沙路雨声乾,为欠萧萧一两竿。

深带土膏从地底,暝移茅屋过江干。

方于辰日依时种,影待晴天拂翠看。

试倚蓬窗听疏密,布袍沾尽不知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夜窗听雨

潇潇残雨入深更,半洒疏窗半拂楹。

芳草池塘应有梦,落花庭院不胜情。

听疑野寺昏钟远,望忆江船夜火明。

明日晓晴须出郭,葛衣藜杖一时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柳岸垂纶

钓鱼矶上晚风多,拂拂垂杨渺渺波。

行过酒家来别岸,坐移林影下前坡。

聊将短日供长线,又见新条绾旧蓑。

老去秪应家在此,不须盘石更垂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