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竹林七贤六有子,何独无闻刘伯伦。
梦想先师授书处,城东风雨卧荒坟。
这两句诗出自宋末元初诗人方回的《武林书事九首(其二)》。诗中“竹林七贤六有子,何独无闻刘伯伦”一句,提到竹林七贤,即东汉时期的一群隐逸之士,他们常在竹林中聚会,这里以此比喻文人墨客的集会。而“六有子”则是指这些人物中的核心成员。诗人问何以没有刘伯伦的名字,这里的刘伯伦应为虚构或化名,暗示着诗人自己或其它特定的人物。
第二句“梦想先师授书处,城东风雨卧荒坟”则表达了诗人对古代学术传承的向往和怀念。这里的“先师”可能指的是历史上的某位著名学者或教育家,而“授书处”则是指古代学习、交流知识的地方。后半句“城东风雨卧荒坟”描绘了一幅萧瑟的画面,表达了对过去文化的怀念和对传统的敬重。
总体来看,这两句诗通过历史隐喻和生动的自然景象,展现了诗人对于古代学术传承的崇拜,以及个人在时代变迁中的孤独感受。
不详
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明年老子六十一,最忆只身三十时。
岂料衰迟脱离乱,三孙三女四男儿。
拟勒移文问雨龙,麦秋忍不念吾农。
黄云万顷成泥烂,偏与閒檐活瓦松。
懒照青铜雨垫巾,试将攲正问傍人。
含羞小婢无言去,应笑髭须总似银。
浓绿园林晓雨新,莺啼近树不疑人。
千枝罂粟红如锦,谁谓侬家已送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