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剥啄唯深夜,门前杙小船。
有儿能自致,此母已堪传。
竹院前闻熟,桓楹大字悬。
病怀嗟不及,健笔附诸贤。
这首诗是宋代学者陈傅良悼念潘才叔母亲的作品。诗人通过描绘深夜来访的情景,表现了潘母的勤劳和慈爱。"剥啄唯深夜,门前杙小船",形象地写出潘母在深夜等待儿子归来,甚至亲自划船迎接,体现了她的细心与关怀。"有儿能自致,此母已堪传",赞美了潘母教子有方,儿子能独立成才,这也是她值得传颂的地方。
接着,诗人描述了竹院中熟悉的环境和悬挂的大字,暗示潘母可能是一位学识渊博的人,对子女有着深远的影响。然而,诗人感叹自己因病无法亲身表达哀思,只能借助文字寄托哀悼之情,"病怀嗟不及,健笔附诸贤",表达了对潘母的深深怀念和敬仰。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既赞扬了潘母的美德,也流露出诗人对亡者的哀悼和对生活的感慨。
不详
遍试江淮声藉藉,久劳荆蜀鬓苍苍。
同时半已登槐棘,卒岁才能足稻粱。
遗藁不为他日计,佳城尚及此丘藏。
岂无后作多文胜,今我怀人泪欲滂。
雨耨风耕病汝多,谁将一一手摩挲。
幸因奉令来循垄,恨不分劳去荷蓑。
凉德未知年熟不,微官其奈月桩何。
殷勤父老曾无补,待放腰镰与醉歌。
欲往如天际,相期忽岁华。
山空明独树,江晚暗连葭。
作屋皆三益,藏书可万家。
岂无人裹饭,躬自灌园芽。
古来材大难为用,纳纳乾坤著几人。
但把鸡豚燕同社,莫将鹅鸭恼比邻。
世非文字将安托,身与儿孙竟孰亲。
一语解纷吾岂敢,祇应行道亦酸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