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阊阖兵戈乌夜啼,蓟门禾黍雉朝飞。
北人愁北欲南去,南人愁南不敢归。
这首诗描绘了战乱背景下,人们流离失所的悲惨景象。首句“阊阖兵戈乌夜啼”以乌鸦在夜晚的哀鸣,象征战争的残酷与悲凉,阊阖本指宫门,这里借指国家,兵戈则代表战争。次句“蓟门禾黍雉朝飞”,通过描述荒芜的田野和清晨飞翔的野鸡,进一步渲染出战后荒凉的景象。接着,“北人愁北欲南去,南人愁南不敢归”,这两句直接点明了人民的困境与恐惧,北方的人们因战乱而想要逃往南方,而南方的人们却因为担心战祸蔓延而不敢返回家乡,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给人民生活带来巨大影响的深切同情。整首诗语言简洁,情感深沉,通过具体的景物描写,生动地展现了战乱时期社会动荡、民不聊生的现实状况。
作品:《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觚不觚录》、《弇州山人四部稿》
明代的文学家、史学家。为“后七子”领袖之一。官刑部主事,累官刑部尚书,移疾归,卒赠太子少保。好为古诗文,始于李攀龙主文盟,攀龙死,独主文坛二十年。
不分朝回只晏眠,春逢雨雪压花天。
邻家禁酿罢开市,赢得囊中无酒钱。
昨夜承明万井开,露寒星斗共崔嵬。
虚将紫气归燕石,自有荆人抱玉来。
春风锦缆三千舶,夜月朱薨十万家。
侠客新传方处士,彩毫题遍石榴花。
君家小阮不可当,春日骑驴辞帝乡。
醉后曲裁梁苑月,兴来裙掩墨池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