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土呈介甫

尘土纷纷起处微,祇随风力乱嘘吹。

高张白雾横宫阙,低引轻云暗路歧。

坐客昏蒙归耳目,行人斑白上须眉。

谁知霶霈天飞雨,洗涤轻浮会有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尘土四处飞扬微小,只随着风的力量随意飘摇。
高处弥漫着白色的雾气笼罩宫殿,低处则引来轻云遮蔽道路。
座中的客人因烟尘而视线模糊,行人的胡须眉毛也沾染了灰白。
谁能想到,天空中飘落的大雨,会洗去一切轻浮的东西。

注释

尘土:指地上的尘埃。
微:形容极小。
风力:风的强度。
乱嘘吹:随意吹动。
高张:弥漫开来。
白雾:形容雾的颜色。
宫阙:宫殿。
低引:引导向下。
坐客:在座的宾客。
昏蒙:模糊不清。
归耳目:影响视力。
行人:路上的人。
斑白:变白。
须眉:胡须和眉毛。
霶霈:形容雨下得很大。
洗涤:清洗。
轻浮:轻盈不稳。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尘土飞扬的生动画面,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刻画,展现了诗人对于大自然变化的观察与感悟。

“尘土纷纷起处微,祇随风力乱嘘吹。”开篇两句,以轻盈而细致的笔触描绘出春日里微小尘土随风舞动的情景。这里,“起处微”表达了尘土的细小和轻盈,而“祇随风力乱嘘吹”则展示了自然界中风力的无所不在。

接着,“高张白雾横宫阙,低引轻云暗路歧。”两句通过对比手法,将视线从地面升至高空,再降到低处,展现了不同层次的景象。这里,“高张白雾”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而“低引轻云”则是对路途上的迷茫感受的描绘。

“坐客昏蒙归耳目,行人斑白上须眉。”两句细腻地表现了人们在这样的天气中所受到的影响。无论是坐在家中的客人,还是外出的人,都无法避免被这纷飞的尘土所笼罩。

最后,“谁知霶霈天飞雨,洗涤轻浮会有时。”两句则转换了思路,从对现实环境的观察转向了对未来变化的期待。诗人在这里表达了一种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和期待,那就是希望通过大自然的力量,如同天降之雨,能够洗净一切尘埃,让世界变得清新脱俗。

总体来说,这首诗不仅展示了作者对春日景象的细腻描绘,同时也透露出了一种超越物质纷扰,期待心灵清洁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情感。

收录诗词(6)

朱明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王安石妹婿。仁宗皇祐元年(一○四九)进士(清嘉庆《扬州府志》卷三九)。官著作佐郎,进崇文院校书(《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一九)。曾知秀州,迁两浙监司(同上书卷二七八、三五五)。官至大理少卿。事见《王荆公诗注》卷三《寄朱昌叔》注。今录诗六首

  • 字:昌叔
  • 籍贯:江都(今江苏扬州)

相关古诗词

渔家傲

小雨纤纤风细细,万家杨柳青烟里。恋树湿花飞不起,愁无比,和春付与东流水。

九十光阴能有几?金龟解尽留无计。寄语东阳沽酒市,拚一醉,而今乐事他年泪。

形式: 词牌: 渔家傲

游九锁

九天虎豹不守关,瑶京夜半堕尘寰。

化为青山故曲折,中有玉殿开仙班。

白龙天来三百丈,飞沫直下琉璃湾。

神仙可望不可接,桃花伴我归人间。

形式: 古风 押[删]韵

次雪峰二小诗韵(其一)

丽日疏烟破小春,双峰秀色一番新。

要衔天上金鸡粟,莫问人间白眼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次雪峰二小诗韵(其二)

同参卷裓卧云根,倒屣相迎月下门。

大耳识君游戏处,不应觅酒向前村。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