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清閒自是神仙福,不是神仙不得閒。
我虽凡骨居尘世,十有三年守故山。
这首诗名为《清閒》,作者是宋代诗人姜特立。诗中表达了诗人对清闲生活的向往和自我满足之情。首句"清閒自是神仙福"直接赞美清闲如同神仙般的享受,暗示这样的生活状态是难得的幸福。第二句"不是神仙不得閒"进一步强调,只有超脱尘世的人才能真正体验到这种清闲,表明诗人虽然身为凡人,但已选择在尘世间过着类似神仙般的生活。最后两句"我虽凡骨居尘世,十有三年守故山"则透露出诗人已经十多年坚守在山中,过着远离喧嚣的隐居生活,体现了他对清静生活的执着追求和坚守。
总的来说,这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通过对比神仙与凡人的生活方式,表达了诗人对清闲生活的独特理解和珍视。
不详
[公元?年至一一九二年左右]。生年不详,卒于宋光宗绍熙中。以父恩补承信郎。淳熙中,(公元一一八一年左右)累迁福建兵马副都监;擒海贼姜大獠。赵汝愚荐于朝,召见,献诗百篇。除阁门舍人,充太子宫左右春坊。太子即位,除知阁门事。恃恩纵恣,遂夺职。帝颇念旧,复除浙东马步军副总管。宁宗时,官终庆远军节度使。特立工于诗,意境超旷。作有《梅山稿》六卷,续稿十五卷,《直斋书录解题》行于世
渔舍时时须一到,水光山色净相亲。
玉肌花貌不须替,自有阳台行雨人。
小筑瞰清流,人閒境更幽。
蒹葭寒带水,蟋蟀静吟秋。
旋移菊本对兹辰,汲洒清泉浥细尘。
底事今犹这个在,向来曾是惜花人。
少年无酒答群葩,投老逢春鬓已华。
今日对花无意思,花应怜我我怜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