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先主君臣并材杰,天倾炎汉苦须扶。
曹瞒力尽才分国,葛亮谋成竟托孤。
道路只今通陇蜀,山河无复限荆吴。
行人为指楼桑庙,肠断西风散白乌。
这首元代诗人傅若金所作的《涿州楼桑村先主庙》,以历史为背景,描绘了三国时期刘备与诸葛亮的君臣关系以及他们对国家的贡献。诗中充满了对历史人物的敬仰和对时局变迁的感慨。
首联“先主君臣并材杰,天倾炎汉苦须扶”,开篇即点明刘备与诸葛亮的非凡才能,表达了他们共同承担起拯救汉室的重任。颔联“曹瞒力尽才分国,葛亮谋成竟托孤”,通过对比曹操与诸葛亮的谋略与结局,突出了刘备与诸葛亮在国家治理上的不同方式和最终命运。颈联“道路只今通陇蜀,山河无复限荆吴”,描述了蜀汉疆域的广阔与连接,以及历史的变迁使得昔日的界限不再存在,蕴含着对历史沧桑的深沉感慨。尾联“行人为指楼桑庙,肠断西风散白乌”以行人的视角,将情感聚焦于楼桑庙,借白乌的离散表达对历史人物的哀思与怀念,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不可逆转。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回顾与反思,展现了诗人对古代英雄的崇敬之情,以及对历史变迁的深刻洞察。语言流畅,情感真挚,富有历史感和人文关怀。
不详
一字汝砺。少贫,学徒编席,受业范椁之门,游食百家,发愤读书,刻苦自学。后以布衣至京师,数日之间,词章传诵。虞集、揭傒斯称赏,以异才荐于朝廷。元顺帝三年(1335),奉命以参佐出使安南(今越南),当时情况复杂,若金应付自如,任务完成出色。安南馆宾以姬,若金却之去,并赋诗以言节操。欧阳玄赞其“以能诗名中国,以能使名远夷”。归后任广州路学教授,年四十而卒
晓出邯郸露满空,武安红树起西风。
鼓山路向云间落,滏水船从地底通。
秋草尚疑曹氏冢,野花无复赵王宫。
古来富贵皆黄土,莫笑行人忆梦中。
汴上荒城绕故宫,山头危石堕秋风。
夷门市起闻嘶马,梁苑樵归见断鸿。
斗草尚馀残后碧,进花无复盛时红。
欲登高处肠先断,满目閒愁赋未工。
万壑千峰次第开,祝融最上气崔嵬。
九江水尽荆扬去,百粤山连翼轸来。
入树恐侵玄帝宅,牵萝思上赤灵台。
明年更拟寻春兴,应及潇湘雁北回。
泸江之水发南诏,龙编古城居下流。
冯夷伐鼓迎汉节,泉客弄珠随越舟。
鲸海遥连白日动,鳌山近戴青天浮。
层波莫据鼋鼍险,日夜东归未敢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