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不分涓滴溉田畴,只有重滩碍巨舟。
险似瞿塘并赣水,岂能如鉴泻清流。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的山水画面。"不分涓滴溉田畴,只有重滩碍巨舟"两句生动地表达了江水奔腾、波涛汹涌的情景,以及河流中突起的险峻岩石阻挡着航行,显示出大自然的力量与美丽。接下来的"险似瞿塘并赣水,岂能如鉴泻清流"则通过对比,将郴江的险峻之处比喻为著名的瞿塘,并指出这里的水势如何不同于平缓如镜的清流。诗人巧妙地运用了对比和夸张的手法,强调了郴江的独特景观。
这首诗语言质朴而不失力度,意象丰富而生动,是一篇描写自然风光的佳作。
不详
舒城(今属安徽)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北宋末前后在世。宋神宗元丰八年(1085)进士(榜名美成),做过钱塘幕官,自户部郎官责知巢县,宋徽宗宣和中任郴州知州。南宋建炎初,(公元1127年)以中奉大夫知袁州。致仕后定居宜春。初至,讼牒颇繁,乃大书“依本分”三字,印榜四城墙壁。郡民化之,谤四厅为无讼堂
扁舟斗转急如飞,对此令人忆退之。
不但郴江有佳句,叉鱼祷雨尽留诗。
寺古僧残丈室空,我来试问老禅翁。
直松曲棘都休道,庭下山茶为甚红。
泉如铅汞流丹灶,石似珊瑚出海涛。
不会当时融结意,区区虽巧亦何劳。
楚俗声音误最多,近来方證桂门讹。
分明流向郴人道,此水今名崇德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