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桃源忆故人·冬夜》由清代诗人杨澄所作,描绘了一幅冬夜的静谧景象,充满了浓厚的诗意与画面感。
首先,“乍惊岭雪寒梅绽”,开篇即以“岭雪”、“寒梅”点明了冬日的寒冷与清寂,同时“乍惊”二字则赋予了这一景象以动态感,仿佛是突然间被发现的惊喜,引人入胜。
接着,“暖阁红炉妆遍”,通过“暖阁”与“红炉”的对比,营造出室内与室外的温差,暗示着室内的一份温馨与舒适,与外界的寒冷形成鲜明对比。
“锦帐佳人睡暖”一句,将画面转向了室内,描绘了一个女子在温暖的锦帐中安然入睡的场景,既展现了冬夜的宁静,也透露出一种生活的温馨与美好。
“冰壶一夜满”则以“冰壶”比喻满溢的酒杯或情感,暗示着夜晚的漫长与情感的丰富,同时也为下文的景物描写埋下了伏笔。
“烟寒山色偏宜远”,通过“烟寒”与“山色”相映成趣,描绘了一幅远处山色在烟雾笼罩下的朦胧美,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和意境的深远。
“楼上帘垂不捲”一句,通过“帘垂不捲”这一细节,不仅表现了室内环境的封闭与私密,也暗示了主人公内心的某种情感状态,或是对远方景色的留恋,或是对过去时光的怀念。
“风急雁行吹断”描绘了风急时大雁飞翔的情景,雁行被风吹断,既表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与力量,也隐含了人生的离散与无奈。
最后,“云乱江天晓”以“云乱”与“江天晓”相呼应,描绘了清晨时分云层翻滚、江面与天空相连的景象,既展示了大自然的壮阔,也预示着新的一天的开始,充满了希望与生机。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构建了一幅冬夜的美丽画卷,既有自然景观的壮丽,也有生活场景的温馨,以及对远方和过去的深深怀念,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生活细腻情感的捕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