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常熟县的自然风光与人文遗迹,充满了浓厚的历史感和地方特色。首联“绿水环城入,青山到县分”以生动的笔触勾勒出常熟县四周山水环绕的美丽景象,绿水绕城,青山连绵,展现出一幅宁静和谐的画面。
颔联“苔荒言子宅,草碧仲雍坟”则转向对历史人物的追忆,通过“言子宅”和“仲雍坟”的描写,暗示了常熟县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积淀。苔藓覆盖的旧宅,青草碧绿的坟墓,都承载着过往的故事与记忆。
颈联“井邑兵多变,弦歌俗岂闻”表达了对社会变迁的感慨。随着战争的频繁发生,城镇的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而人们的生活习俗是否还能保持传统,是否还能听到琴瑟之声,成为诗人深思的问题。这反映了作者对社会动荡中文化传承问题的关注。
尾联“抱镰因采药,随意宿秋云”则以一种超脱世俗的姿态,展现了诗人的生活态度。在忙碌的农事之余,诗人选择采药,随性地在秋云间栖息,追求心灵的自由与宁静。这种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方式,体现了诗人对简单、纯粹生活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常熟县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的描绘,以及对社会变迁和个人生活态度的思考,展现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传统文化的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