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南七夕戏为艳曲二首(其一)

灵鹊桥边水不波,佳期惆怅夜如何。

休嫌一夕欢情少,却羡频年胜会多。

露冷银蟾啼月姊,风清瑶瑟怨湘娥。

寄言二八穿针女,早奏秦箫和凤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七夕佳节的情景,充满了浪漫与哀愁的交织。首句“灵鹊桥边水不波”,以静谧的水面上没有波澜起笔,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神秘的氛围,暗示着鹊桥的特殊意义。接着,“佳期惆怅夜如何”一句,直接点出了七夕之夜的双重情感——既期待又忧伤,佳期的到来伴随着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休嫌一夕欢情少,却羡频年胜会多。”这两句诗表达了对短暂相聚的珍惜与对长久相守的向往。在短暂的相聚中,尽管欢愉可能显得不足,但人们更羡慕那些能够年复一年相聚的日子,体现了对永恒爱情的渴望。

“露冷银蟾啼月姊,风清瑶瑟怨湘娥。”这两句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将自然界的景象与神话传说相结合,营造出一种凄美而哀婉的意境。露珠在冷月下闪烁,仿佛是月神的低语;清风中的瑶瑟声,似乎是在诉说着湘妃的哀怨。这些意象不仅增添了诗歌的美感,也深化了情感的表达。

最后,“寄言二八穿针女,早奏秦箫和凤歌。”诗人通过向织女(二八,即织女)发出的寄语,表达了对美好爱情的祝愿。希望她们能够早日奏响秦箫与凤歌,象征着爱情的美好与和谐。这一句既是对传统七夕习俗的呼应,也是对爱情理想化的美好寄托。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七夕之夜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人们对爱情的渴望、对相聚的珍惜以及对美好未来的憧憬,情感丰富,意境深远。

收录诗词(2481)

邓云霄(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湘南七夕戏为艳曲二首(其二)

仙步姗姗望听思,良宵惟愿漏迟迟。

可怜玉枕留欢处,正值金风送暑时。

天上停梭消旧恨,人间织锦制新词。

从来巧妇多伤别,莫问雕盘五色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中秋夜同叶陈钱诸君泛舟游朝阳岩

露冷潇湘夜景鲜,兰舟泛罢弄山烟。

崖翻潭影疑无地,岩敞云门别有天。

洞里征歌敲片玉,月中听雨响寒泉。

酒阑斗转星河近,今夕还同取石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许顺叔自吴门入蜀无所遇复游楚访余秋夜邀酌钟楼话旧漫赋(其一)

吴楚相期动隔年,重逢怀抱转凄然。

悲秋已过黄花节,按曲新裁白苧篇。

万里烟波冯子铗,一床书画米家船。

湖南山水堪图咏,知汝行囊有蜀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许顺叔自吴门入蜀无所遇复游楚访余秋夜邀酌钟楼话旧漫赋(其二)

栏外飞霜月色幽,衔杯促膝夜绸缪。

人如乌鹊仍三匝,谁赠绨袍度九秋?

客计艰难经蜀道,壮心牢落拂吴钩。

相看各负元龙气,今夕同凭百尺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