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隐

久向名飞未习眉,寻踪几折过岩欹。

转从怪道泉珠洒,飘瞥悬崖乳玉垂。

开落松花数许里,短长竹子百馀枝。

却逢种术东篱下,翻问溪童是阿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次探访隐士的旅程,充满了自然之美与哲思之深。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曲折的山路、怪异的泉水、摇曳的悬崖、松花与竹子,以及最终在东篱下的奇遇。每一句都充满了画面感,仿佛读者可以亲身体验到诗人的探索之旅。

“久向名飞未习眉”,开篇便以一种悠远而略带遗憾的语气,表达了对名利世界的疏离感,以及对真正内心追求的渴望。“寻踪几折过岩欹”,紧随其后,生动地描绘了探访过程中的艰难与曲折,岩壁倾斜,道路崎岖,但正是这样的挑战,让旅程更加珍贵和难忘。

“转从怪道泉珠洒,飘瞥悬崖乳玉垂”,这两句进一步渲染了自然界的神奇与美丽。怪异的山道旁,泉水如珠般洒落,悬崖上挂着似玉般的乳石,这些景象既奇异又美丽,让人不禁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开落松花数许里,短长竹子百馀枝”,诗人继续描绘沿途的景色,松花盛开,竹林茂密,每一步都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宁静。

最后,“却逢种术东篱下,翻问溪童是阿谁”,这一句充满了诗意的转折。在旅程的终点,诗人遇到了一位隐居的种术者,通过与溪边儿童的对话,探寻到了隐士的身份。这一场景不仅增添了故事的神秘色彩,也暗示了寻找与发现的主题,即在自然与内心的探索中,总能找到心灵的归宿。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以及对隐士生活的向往与追寻,展现了诗人对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16)

圆映(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挽大年法师

影堂灯永夜,想像似安禅。

授法两三子,深心二十年。

矮松才挂月,新塔已生烟。

气结更何语,徒为叹逝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落花

飘零思雨露,撩乱点苍苔。

苦被风常扫,因伤春斗开。

娇莺歌绿转,痴蝶想红来。

事尽如花事,荣时瘁亦催。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金明老人黄叶庵落成志喜(其一)

扫除荒秽剪凡材,卧榻初安四壁苔。

隔浦舟移帆影过,邻家客到犬声来。

霜晨月夕谁为侣,屋后阶前尽种梅。

心法别将何物喻,莲花不限满池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秋潭师黄叶庵落成二首(其一)

一瓢一笠挂西林,不负生平有此心。

易补高低篱作障,难分新旧竹为阴。

瓶添水满浇松大,杖拨云开引步深。

愧死吾侪诸弟子,相依难学树栖禽。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