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精细而富有历史感的画面。诗人以生动的笔触,叙述了一段关于珍贵玉带的故事。"鸾刀夜割黑龙尾",形象地展现了玉带制作的精湛工艺,暗示了其来历非凡。"碾作端溪苍玉砥",将玉带比作端溪名砚,凸显其质地之佳。
接下来,诗人描述了玉带的外观特征,如"花镔铁面一尺方","紫雾红光上书几",展现出其华丽的纹饰和文字,以及"银丝双缠玉腰围","翡翠青斑绣紫衣",显现出玉带的华贵与精致。"金星鸲眼不敢现,案上墨花皆倒飞",则通过奇特的想象,赋予了玉带神秘的色彩。
诗中提到景炎丞相对玉带的珍视,"抚玩不殊珠在掌",并强调其背后铭刻的深刻意义,"背铭刻骨四十四,血录至今犹可想",表达了玉带承载的历史记忆和情感价值。最后,诗人联想到历史人物谢公,以及自己的悲愤之情,"独持老瓦出门去,冬青树边书愤词",并将玉带的命运与国家兴衰紧密相连。
整首诗以玉带为线索,穿插历史典故和个人感慨,既有艺术的美感,又富含深沉的历史反思,体现了元末明初张宪诗歌的独特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