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子夏卧病汗后有作

枯肠得水若通灵,涣汗周身一雨零。

行客筋骸困方歇,醉人心骨唤初醒。

病蝉移梦入新壳,老鹤息神梳旧翎。

乞得残骸对儿女,不愁无粟贮陶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病后汗出之后的身心感受,以及由此引发的深刻思考与情感流露。开篇“枯肠得水若通灵”,以形象的比喻,将久病之人渴望水分如心灵得到滋润,暗示了身体与精神的双重渴求。接着,“涣汗周身一雨零”则生动地描绘了汗出的过程,仿佛是天地间的一场甘霖,洗净了身心的疲惫与病痛。

“行客筋骸困方歇,醉人心骨唤初醒”两句,通过对比,展现了病后恢复的喜悦与轻松。行客代表了在外奔波的人,筋骸困顿象征着病痛的折磨,而“醉人心骨”的比喻,则形象地表达了病后精神的愉悦和重生感。这里不仅写出了身体的恢复,更触及了心灵的觉醒与复苏。

“病蝉移梦入新壳,老鹤息神梳旧翎”这两句,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病愈的过程比作蝉蜕壳、鹤梳理羽毛,寓意着生命的新陈代谢与重生。病蝉从旧壳中挣脱,象征着从病痛中解脱;老鹤梳理旧翎,意味着整理过去,迎接新的开始。这种自然界的景象,赋予了诗以深刻的哲理意味,让人感受到生命的顽强与循环。

最后,“乞得残骸对儿女,不愁无粟贮陶瓶”表达了诗人对家庭的眷恋与对未来的乐观态度。在经历了病痛的考验后,诗人希望能陪伴家人,享受生活的简单与幸福,不再为物质担忧。这一句既体现了对亲情的珍视,也反映了对生活朴实满足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个人病后体验的细腻描绘,展现了生命的力量与美好,以及对家庭、生活的深情寄托,充满了人文关怀与哲学思考。

收录诗词(37)

赵元(金)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名宜禄。幼举童子科。后调巩西簿,以眼病去官。有诗名。南渡后,往来洛西山中

  • 字:宜之
  • 号:愚轩居士
  • 籍贯:定襄

相关古诗词

河中太守

抡才梁栋定谁须,耸拔长松第一株。

令闻允为时属望,丰功当在帝都俞。

将令异日作霖雨,暂使斯民歌裤襦。

播物仁风随扇发,向人和气与春舒。

请看嶷嶷诸郎秀,是应诜诜盛德符。

广陌乘黄将骥子,丹山威凤带鹓雏。

声名最重连城宝,文采光腾照夜珠。

贾谊著书惊一世,平津射策冠诸儒。

传经固自卑刘向,遗直犹资见魏谟。

便向萱堂生月桂,更寻云路种星榆。

人从碧海偷桃实,客自朱门坠舄凫。

性静绿龟宜作伴,身轻灵寿不须扶。

金波满泛鹅儿酒,香雾争持鹊尾炉。

要识东人念公意,岩廊千载赞昌图。

形式: 排律

听琴次退翁韵

梦寻仙子访瀛洲,怨入春泉绕指流。

酒病着人无物解,更烦一鼓为扶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正月十八日枕上

空笼疏幔晓寒清,小醉醒然不作酲。

攲枕谁能寻断梦,卧闻童子诵经声。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山中书事

心远身闲眼界清,潇然回首万缘轻。

更将满耳是非语,换作松风溪水声。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