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湖秋兴八首(其四)

万叠忧心百结肠,南柯梦史费评量。

东林钩党危明祚,江左玄谈蹙晋疆。

未必中行甘间谍,岂如张俭老逋亡。

辩奸旌直千秋事,独抱馋书暗自伤。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尚湖秋兴八首(其四)》由清末近现代初的诗人徐兆玮所作,通过深沉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事件的深刻反思与个人情感的细腻表达。

首句“万叠忧心百结肠”,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内心的沉重与复杂,仿佛有无数忧虑如同山峦重叠,缠绕在胸膛,形象地展示了诗人面对历史与现实的多重压力时内心的挣扎与痛苦。

“南柯梦史费评量”一句,借用南柯一梦的典故,表达了对历史的复杂解读和难以评判的感慨。历史如同一场梦境,其中的真相与意义往往需要深入思考与反复考量,暗示了历史的多面性和解读的困难性。

“东林钩党危明祚,江左玄谈蹙晋疆”两句,分别引用了明代东林党人与晋朝末期玄学辩论的历史事件,通过这些具体的历史片段,探讨了政治斗争与思想争锋对国家命运的影响。东林党人的活动加剧了明朝的内部分裂,而江左玄谈则导致了晋朝疆域的收缩,这两者都对国家的稳定构成了威胁,反映了诗人对历史事件深刻而复杂的思考。

“未必中行甘间谍,岂如张俭老逋亡”两句,通过对比,表达了对忠诚与背叛的不同看法。中行可能指的是忠诚于国家或理想的人,而间谍则是背叛者。张俭是东汉时期著名的忠臣,他宁愿逃亡也不愿成为叛徒,这与那些甘愿成为间谍的人形成了鲜明对比。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忠诚与背叛的道德判断,以及对坚守原则者的敬佩。

“辩奸旌直千秋事,独抱馋书暗自伤”最后两句,总结了全诗的主题。辩奸旌直,即揭露邪恶,表彰正直,这是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值得后人铭记。然而,诗人却在内心深处感到悲伤,这种悲伤可能源于对现实中的不公与黑暗的无奈,也可能源自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差距的感慨。诗人通过这句表达了对历史公正性的追求,以及在现实世界中坚守正义的孤独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回顾与反思,展现了诗人对忠诚、背叛、历史公正性的深刻思考,以及在复杂社会环境中坚守自我原则的勇气与孤独。

收录诗词(80)

徐兆玮(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尚湖秋兴八首(其五)

逝水年华悟昨非,触藩知退未知几。

麒麟轻出难为瑞,鹦鹉能言卒受鞿。

海国云寒鲸浪恶,水乡秋暖雁粮肥。

杜门自种忘忧草,差幸芜园屐印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尚湖秋兴八首(其六)

近市营求不疗贫,中年哀乐丧吾真。

倾囊角逐猪奴戏,篝火敖嬉鬼国春。

燕邸题襟犹昨日,新亭垂涕更无人。

栖岩自此成独往,独有寒蜩气味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尚湖秋兴八首(其七)

酒国新权百里侯,骚心沉醉未禁愁。

纵无醯瓮藏天地,可有浮槎上斗牛。

花月荒凉重入梦,湖山萧瑟最宜秋。

歌筵犹唱江南好,肠断珠娘一寸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尚湖秋兴八首(其八)

木兰舟小两相宜,落纸云烟亦自奇。

吴越水仙陶岘楫,开天野史杜陵诗。

马牛呼我都无着,乌兔牵人有几时?

续得示儿编一卷,北窗酣卧世皇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