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乞迷》由清代末年至近现代初的诗人赵熙所作,通过对比“乞余”与“迷路”的不同境遇,表达了对人生选择与命运的深刻思考。
首句“谁道乞余骄妾少”,以“乞余”自比,意指自己虽身处困境,却仍能保持内心的骄傲与不屈,不因物质的贫乏而减少对美好事物的追求。这里的“骄妾”象征着内心的丰富与满足,即使在物质匮乏的情况下,内心依然拥有丰富的精神世界和对生活的热爱。
次句“可知迷路出花难”,则以“迷路”为喻,形象地描绘了人生旅途中的迷茫与困惑。在人生的道路上,人们可能会迷失方向,就像在花丛中迷失一样,难以找到正确的出路。这句诗提醒我们,在面对困难与挑战时,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寻找正确的道路,而不是在花花世界中迷失自我。
整首诗通过对“乞余”与“迷路”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于人生价值的深刻理解:即使在物质贫乏的条件下,也要保持内心的骄傲与满足;而在人生的旅途中,面对迷茫与困惑,更要保持清醒,勇敢地寻找正确的方向。这种对人生的态度与智慧,体现了赵熙作为诗人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哲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