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杂诗(其一)

未觉身行是翠微,乍惊岚气上人衣。

下看坠霭疑无地,侧指崩崖宛似扉。

路隔翔鸾仙迹杳,藓封卧鼓太音稀。

最奇一笏巅头石,独瞰空青更不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山过程中的奇妙体验和黄山景色的壮丽。首句“未觉身行是翠微”,写诗人沉浸在绿色山色中,浑然不觉已身处高山之中。次句“乍惊岚气上人衣”,通过“岚气”这一自然现象,表现出山间云雾缭绕,仿佛仙气缭绕的神秘感。

“下看坠霭疑无地”描绘了从高处俯瞰,云雾如瀑布般坠落,令人怀疑脚下是否有实地。接着,“侧指崩崖宛似扉”,诗人用手势比划着陡峭的崖壁,犹如一扇天门,暗示着通往仙境的通道。

“路隔翔鸾仙迹杳”暗示了山路险峻,连飞翔的鸾鸟都难以到达,增添了神秘与遥不可及的意味。“藓封卧鼓太音稀”则以古老的鼓声比喻寂静的山谷,只有少许的自然回声,显得静谧而深沉。

最后两句“最奇一笏巅头石,独瞰空青更不飞”,诗人聚焦在一块奇特的石头上,它独自屹立峰顶,俯瞰着无尽的蓝天,仿佛时间在此刻静止,石头也不再飞翔,寓意着超脱尘世的宁静与永恒。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黄山的秀美与神秘,以及诗人登山时的心境变化,富有意境和哲理。

收录诗词(9)

孙泉(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黄山杂诗(其二)

名山刻画总支离,万熊千容到始知。

高已难窥终爱瘦,险多不测乃称奇。

云随变幻无常致,松不雷同尽怪枝。

若结茅庵青翠处,真修何必让安期。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九莲

屐齿摩天鸟道平,下方无际转心惊。

古岩日背长凝雪,深坞春迟偶听莺。

云返危峰千树暗,石沈绝涧万山鸣。

访奇侧下悬崖坐,贪看飞泉不肯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襄城七夕

万里劳三月,他乡七夕天。

几声茅店雨,一带晚村烟。

兴到酒难觅,愁来夜不眠。

鼓盆余已久,乌鹊亦空填。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留别黄弼臣

忧向中来岂易宽,与君对酌且为欢。

怜才自古英雄少,得意当前我辈难。

消遣壮怀凭宝剑,蹉跎春梦付征鞍。

还期共醉金台下,四野萧萧放眼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