婺源胡氏屏山楼

楼外青山列翠屏,矮窗放入眼增明。

丹青花草春描画,水墨林泉秋写成。

变化四时无俗韵,登临千古有馀清。

高人对此不容语,独倚阑干看晚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郑玉的《婺源胡氏屏山楼》描绘了屏山楼周围四季变换的自然美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与人文建筑的和谐共存。

首句“楼外青山列翠屏”,以“翠屏”比喻连绵起伏的青山,形象地描绘出青山环绕、层次分明的景象,仿佛是大自然精心布置的一幅画卷。次句“矮窗放入眼增明”,则通过矮窗的视角,将这幅画卷引入眼中,使得视野更加开阔明亮,仿佛整个世界都被放大了,给人以心旷神怡之感。

接下来,“丹青花草春描画,水墨林泉秋写成。”这两句运用对比手法,春天以色彩丰富的丹青描绘花草,展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秋天则以水墨渲染林泉,勾勒出宁静深邃的画面。这样的描绘不仅展现了四季更迭的自然之美,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艺术表现力。

“变化四时无俗韵,登临千古有馀清。”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强调了自然景观在不同季节的变化中,都蕴含着独特的韵味,无论春夏秋冬,都能给人带来清新脱俗的感受。同时,诗人登临此楼,感受到的不仅仅是眼前的景色,更是历史的沉淀与文化的传承,这种超越时空的体验,让人心生敬意。

最后,“高人对此不容语,独倚阑干看晚晴。”表达了诗人面对如此美景时内心的宁静与沉思,似乎找到了与自然对话的方式,不再需要言语,只需静静地倚靠在栏杆上,欣赏着晚霞映照下的美景,感受着心灵的净化与升华。

整首诗通过对屏山楼周边四季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独特感悟,以及在自然面前的谦逊与敬畏之情,是一首富有哲理与艺术美感的佳作。

收录诗词(21)

郑玉(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白岳

名冠江南第一山,乾坤故设石门关。

重重烟树微茫里,簇簇峰峦缥缈间。

五夜松声惊鹤梦,半龛灯影伴人閒。

忽闻环佩珊珊度,知是神仙月下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师山书楼成唐长孺先生赋诗见寄次韵

居山日夕见山容,环堵萧然一亩宫。

我喜烟云来几上,人看楼阁出空中。

夜深月色偏明朗,晓起岚光更郁葱。

若比羊裘轩上景,临江惟欠一丝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次韵述怀

家住江南黄叶村,绳枢瓮牖席为门。

自罹盗贼人传死,重见交游我幸存。

焦土更无遗简策,供厨惟有旧匏尊。

黄巾迎拜何为者,自愧疏庸不足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八月十四夜玩月岑山次鲍伯原韵

夜深云散碧天开,月影沈沈入酒杯。

风露半天成颢气,干戈满目起尘埃。

分明沧海浮双岛,隐约严滩见两台。

今日有怀须尽兴,明朝无雨约重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