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兹晨雪初霁,虚室有余閒。
登楼一以眺,万象皆澄鲜。
白日照荒野,豁然开远山。
历历辨林麓,稍稍鸣幽泉。
斟酌情弥殷,俯仰神屡迁。
惊风自北来,孤鸟没寒烟。
归云将暝色,消散惟空天。
长歌伫明月,人境两萧然。
这首清代诗人李秉礼的《雪霁登楼》描绘了雪后初晴时的景象。首句“兹晨雪初霁”点出早晨雪后的清新,"虚室有余閒"则写出室内宁静,为登楼赏景创造了良好心境。接着,诗人"登楼一以眺",眼前展现出"万象皆澄鲜"的壮丽景色,阳光洒在"荒野"上,远处的"远山"豁然开朗。
诗人细致入微地观察自然,"历历辨林麓"和"稍稍鸣幽泉",表现出山林的生机与静谧。随着情感的深化,"斟酌情弥殷",诗人的情感愈发浓厚,"俯仰神屡迁"表达了他心情的起伏变化。然而,"惊风自北来,孤鸟没寒烟"又带来一丝凄凉,暗示着自然界的变换无常。
"归云将暝色,消散惟空天"描绘了傍晚时分,云彩散去,天空一片空旷。最后,诗人以"长歌伫明月,人境两萧然"收尾,表达出在这样的环境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心境也显得格外寂寥。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雪后登楼的独特感受。
不详
钟鱼寂无响,凉秋在高树。
濛濛烟未收,稍稍月初吐。
林峦互明晦,阶除已流素。
既惬平生欢,复兹清景遇。
幽赏殊未已,芒履沾微露。
谁为后来者,还当识此趣。
下瞰无底潭,上压千寻壁。
石柱忽倒垂,一洞破青碧。
山空人语响,径古苔痕积。
既瞻米老像,还求范公迹。
旷怀耿至今,风流缅似昔。
浊醪共斟酌,杂坐云根石。
回瞻隔浦帆,隐隐没沙碛。
水风时吹衣,斜阳澹将夕。
偶涉已浩浩,欲去仍恻恻。
良会不可常,况值远行客。
鸡鸣呼仆起,征铎驿门前。
宿露方沾草,数星犹在天。
渐分山下路,时听寺旁泉。
却羡经过处,村村掩户眠。
怜君栖息处,地僻少人寻。
野水带茅屋,远风生竹林。
鸟声临涧响,花气隔帘深。
好是关情甚,无时却废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