捣衣诗(其一)

孤衾引思绪,独枕怆忧端。

深庭秋草绿,高门白露寒。

思君起清夜,促柱奏幽兰。

不怨飞蓬苦,徒伤蕙草残。

形式: 古风 押[寒]韵

鉴赏

这首《捣衣诗(其一)》由南北朝时期的诗人柳恽所作,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主人公在秋夜中对远方之人的思念之情。

首句“孤衾引思绪”,开篇即点明了主人公孤独的状态,被单子的孤寂仿佛牵引出无尽的思绪。接着“独枕怆忧端”进一步深化这种孤独感,枕头上的冷清与内心的忧愁相互映衬,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

“深庭秋草绿,高门白露寒”两句,以自然景色的描写反衬人物的情感。深邃的庭院中,秋草依然绿意盎然,而高门之上却笼罩着一层寒冷的白露,这不仅描绘了季节的更替,也暗喻了主人公内心情感的复杂与矛盾。

“思君起清夜,促柱奏幽兰”则直接表达了主人公的思念之情。在清冷的夜晚,主人公因思念而起身,弹奏起悠扬的琴曲,试图借音乐排遣心中的忧愁。这里的“幽兰”不仅是一种植物的象征,也寓意着主人公内心深处的柔情与哀愁。

最后,“不怨飞蓬苦,徒伤蕙草残”两句,将主人公的情感推向高潮。主人公并不埋怨飘零的飞蓬,而是为那枯萎的蕙草感到悲伤。这里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自己比作随风飘荡的飞蓬和逐渐枯萎的蕙草,形象地表达了对远方之人的深切思念以及对时光流逝、美好事物消逝的无奈与哀叹。

整体而言,《捣衣诗(其一)》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在秋夜中思念远方之人的孤独形象,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充分体现了南北朝时期文人对于情感表达的独特艺术风格。

收录诗词(22)

柳恽(南北朝)

成就

不详

经历

卒于梁天监十六年(517年)。祖籍河东解州(今山西运城),南朝梁著名诗人、音乐家、棋手。梁天监元年(502午)萧衍建立梁朝,为侍中,与仆射,著名史学家沈约等共同定新律。以后在朝中,历任散骑常侍、左民尚书,持节、都督、仁武将军、平越中郎将、广州(今广东广州)刺史。又“征为秘书监、领左军将军”。曾两次出任吴兴(今浙江吴兴县)太守,“为政清静,人吏怀之。梁天监十六年 (517年)卒,享年53岁。赠侍中,中护军

  • 字:文畅
  • 生卒年:465年

相关古诗词

捣衣诗(其二)

役役滞风波,游人淹不归。

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

寒园夕鸟集,思牖草虫悲。

嗟矣当春服,安见御冬衣。

形式: 古风

捣衣诗(其三)

鹤鸣劳永叹,采菉伤时暮。

念君方远游,望妾理纨素。

秋风吹绿潭,明月悬高树。

佳人饰净容,招携从所务。

形式: 古风 押[遇]韵

捣衣诗(其四)

步栏杳不极,离堂肃已扃。

轩高夕杵散,气爽夜砧鸣。

瑶华随步响,幽兰逐袂生。

踟蹰理金翠,容与纳宵清。

形式: 古风

捣衣诗(其五)

泛艳回烟彩,渊旋龟鹤文。

凄凄合欢袖,冉冉兰麝芬。

不怨杼轴苦,所悲千里分。

垂泣送行李,倾首迟归云。

形式: 古风 押[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