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视垂杨拂路尘,双峰石上覆苔文。

浓霜满径无红叶,晚日高枝有白云。

春砌花飘僧旋扫,寒溪子落鹤先闻。

那堪寂寞悲风起,千树深藏李白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日郊野的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之美和诗人对古人遗迹的怀念。

“下视垂杨拂路尘”一句,以观察者角度,低头看去,垂柳轻拂着尘埃满布的小径。这样的开篇设置了整首诗的静谧氛围,并以此引出接下来的景物描写。

“双峰石上覆苔文”则转向远处的山峰,上面长满了苔藓,古人常以苔石比喻岁月沧桑和自然之美,这里暗示了一种时间流逝、事物变迁的情感。

“浓霜满径无红叶”一句,更深入秋景的描绘,霜与霜花相混,用以表达树木凋零,无处可见红色的落叶。这里通过对比,强化了季节之感和生命力衰退的情怀。

“晚日高枝有白云”则是从地面景物转向天际,这里白云代替了本该有的鸟鸣声,形成了一种空灵脱俗的意境,与前文的秋实相呼应。

“春砌花飘僧旋扫”描绘的是一幅僧人清扫庭院中飘落花瓣的情景。这里通过对春日场景的回忆,突显了季节更替中生命之美好和无常,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自然界生命循环的感悟。

“寒溪子落鹤先闻”则是听觉上的描绘,以冷清的溪水声响起始,远处传来了鹤鸣的声音。这一句既强化了秋日寂静氛围,也映衬出诗人对自然界声音变化的细腻感受。

“那堪寂寞悲风起”此句表达了一种难以忍受的孤独和悲凉,可能是由于周遭景物引发了诗人对于过往时光和古人遗迹的情感波动。

最后,“千树深藏李白坟”则是诗人的情感落脚点,通过对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墓地的描写,表达了一种对历史、文化和文学传承的尊重与怀念。这里的“千树深藏”,既形象了自然界对历史遗迹的保护,也隐喻了时间流逝中事物被尘封的宿命。

整首诗通过对秋景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感悟和对古人遗迹的深情怀念,体现了一种超越时空的艺术追求。

收录诗词(324)

郑谷(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僖宗时进士,官都官郎中,人称郑都官。又以《鹧鸪诗》得名,人称郑鹧鸪。其诗多写景咏物之作,表现士大夫的闲情逸致。风格清新通俗,但流于浅率。曾与许裳、张乔等唱和往还。原有集,已散佚,存《云台编》

  • 字:守愚
  • 号:“芳林十哲”
  • 籍贯:江西宜春市袁州区
  • 生卒年:约851~910

相关古诗词

终南白鹤观

步步景通真,门前众水分。

柽萝诸洞合,钟磬上清闻。

古木千寻雪,寒山万丈云。

终期扫坛级,来事紫阳君。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转正郎后寄献集贤相公

予名初在德门前,屈指年来三十年。

自贺孤危终际会,别将流涕感阶缘。

止陪鸳鸯居清秩,滥应星辰浼上玄。

平昔苦心何所恨,受恩多是旧诗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郊园

相近复相寻,山僧与水禽。

烟蓑春钓静,雪屋夜棋深。

雅道谁开口,时风未醒心。

溪光何以报,秪有醉和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郊野

蓼水菊篱边,新晴有乱蝉。

秋光终寂寞,晚醉自留连。

野湿禾中露,村闲社后天。

题诗满红叶,何必浣花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