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烂然铁画间钩银,越薄苏膏挥洒频。
谁与钟王传妙诀,我知颜柳是前身。
大书燕喜娱亲扁,俯念乌慈反哺仁。
因甚衡茅光彻夜,烛围十丈许分邻。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王灼的作品,名为《三和谢娱亲堂扁(其二)》。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书法家在创作中的情景,以及对前辈艺术家的崇敬之情。
“烂然铁画间钩银,越薄苏膏挥洒频。” 这两句用来形容书法家的精湛技艺,将墨汁挥洒得像铁画一般坚实有力,同时又能达到如同钩银般的细腻和苏轼笔下的轻盈流畅。
“谁与钟王传妙诀, 我知颜柳是前身。”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古代书法大家钟繇、王羲之的敬仰,以及对唐代著名书画家颜真卿、柳公权技艺的认同和尊崇。
“大书燕喜娱亲扁,俯念乌慈反哺仁。” 这两句则是诗人在写给朋友的堂扁(即门额)时,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希望友谊长存的心意。
“因甚衡茅光彻夜,烛围十丈许分邻。” 最后两句描绘了诗人通宵达旦地书写,不眠不休的投入和专注,同时也展示了他对艺术的执着追求和深厚的情感。
整首诗通过对书法技艺的描述,以及对前辈艺术家的崇敬,展现了词人的个性与情操。同时,诗中所蕴含的友情和艺术追求,也让人感受到宋代文人之间那份纯粹而深厚的情谊。
不详
满城扑面战黄尘,蜡屐故寻湖上春。
千顷烟波初弄日,四年鱼鸟恰知人。
有时览胜缘搜句,无术驱愁但饮醇。
可笑山王今不数,敝裘索寞走天津。
昔年先庙谒汾阳,提笔从公写短墙。
再别巴江油戟下,七逢天竺桂枝香。
宦途自许安仁拙,浮俗谁怜处士狂。
客舍无烟饥欲死,尚惭知己问行藏。
唐家尚父几重孙,宿将齐推第一门。
新拥锋车还北阙,暂辞戎律控西藩。
柳营平日鏖轻敌,龙衮今年识至尊。
好在枢庭展韬略,试看馀力整乾坤。
幼妇传来旧受辛,知君满腹贮阳春。
寿星台宿应同邑,草圣诗仙合一人。
紫橐禁中留赋咏,白莲社里鍊丰神。
谁言林下长闲得,左席犹虚待秉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