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渊明归来图

人以心役形,方寸有所主。

陋巷足箪瓢,外物肯妄取。

心或为形役,饥肠内煎煮。

未必得鼎食,汤镬已烹汝。

渊明归去来,妙甚第三语。

自形役自心,何乃浪自苦。

此理一以悟,公相亦粪土。

而况折我腰,不过米斗五。

昨非谢督邮,今是睇衡宇。

易有不远复,艮曰止其所。

圣之清若和,高风夷惠伍。

懦立薄夫敦,仰止迈终古。

形式: 古风

翻译

人们的心被形体所驱使,内心有所主宰。
即使住在简陋小巷,也能满足于粗茶淡饭,不随便贪求外物。
心如果被形体牵累,饥饿时内心备受煎熬。
不一定能享受丰盛美食,反而可能因贫困受烹煮。
陶渊明的‘归去来’,这第三个字蕴含深意。
既然自己身心受役,为何还要自我折磨。
一旦领悟这个道理,权贵也如同粪土。
更何况,贫穷只使我弯腰,只需五斗米就足够。
从前我并非督邮那样的官职,如今只是欣赏自家的小屋。
《易经》中说,事情不会长久不变,艮卦象征停止在适当的位置。
圣人的清高如同和谐,高尚的品格与平易近人的风范同行。
软弱的人需要敦厚的支撑,仰望高尚始终如一。

注释

心:内心。
形:形体。
主:主宰。
陋巷:简陋小巷。
箪瓢:粗茶淡饭。
妄取:随便贪求。
形役:被形体牵累。
煎煮:煎熬。
鼎食:丰盛美食。
汤镬:贫困。
渊明归去来:陶渊明的归隐之意。
浪自苦:自我折磨。
公相:权贵。
粪土:如同粪土。
折我腰:使我贫困。
米斗五:五斗米。
督邮:古代地方官员。
衡宇:自家小屋。
易有不远复:《易经》中的变化原理。
艮曰止其所:艮卦的停止原则。
清若和:清高如同和谐。
高风:高尚的品格。
夷惠伍:平易近人的风范。
懦立薄夫敦:软弱的人需要敦厚。
仰止:仰望。
迈终古:超越古今。

鉴赏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的文学家方回所作,名为《题渊明归来图》。诗中通过对道德经“心以役形,形以役心”理念的阐释,表达了作者对于淡泊名利、返璞归真的生活态度的赞美。

首先,“人以心役形,方寸有所主。陋巷足箪瓢,外物肯妄取。”这两句强调了内心的自律与选择,不被外界的诱惑所动摇。接着,“心或为形役,饥肠内煎煮。未必得鼎食,汤镬已烹汝。”则描绘了一种逆境中的自我安慰,即便在饥饿交迫的情况下,也不愿为了满足生理需求而去追逐外物。

“渊明归去来,妙甚第三语。自形役自心,何乃浪自苦。”这两句中,“渊明”指的是东晋的高士嵇康(字渊明),他辞官归隐的故事在这里被引用,以表达一种对自然、简朴生活的向往。而“第三语”则可能是对《庄子》中“吾尝终日而不见,非天地也,而吾与之为一也”的思想的一种呼应,即主张人应该顺应自然,不自苦。

最后,“此理一以悟,公相亦粪土。而况折我腰,不过米斗五。昨非谢督邮,今是睇衡宇。”这几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物质欲望的超脱态度,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接受与顺应。

整首诗通过对渊明归隐生活的描绘和赞美,传递了一种超越世俗、追求心灵自由和内在平静的哲学思想。

收录诗词(2864)

方回(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 字:万里
  • 号:虚谷
  • 籍贯:宋元间徽州歙县
  • 生卒年:1227—1307

相关古诗词

题渊明采菊图

东篱东篱所至有,南山南山古至今。

东篱之西拄我杖,秋菊千丛开黄金。

南山之北送我目,鸿飞山阳我山阴。

今是昨非栗里宅,三径就荒犹可寻。

画工可写渊明面,政恐难写渊明心。

渊明面匪宣明面,谁欤障我西风扇。

翁醉欲眠遣客去,渊明此心我常见。

归去来兮归去来,渊明方寸焉在哉。

宁入东邻白莲社,不上徐州戏马台。

形式: 古风

题渊明像

慧远无此冠,修静无此巾。

此巾要亦有,无此漉酒人。

形式: 五言绝句 押[真]韵

题寒山拾得画像

我读寒山拾得诗,唐初武德贞观时。

此必前朝老进士,开皇大业不仕隋。

长歌短舞芙蓉句,开元元和尚无之。

一帚天台国清寺,扫灭人世贪嗔痴。

文殊师利复现世,僧俗未妨疑传疑。

或题松下读黄老,臆辨二叟果为谁。

谚云橘皮错认皮,九方皋马遗黄骊。

呜呼甚矣吾衰矣,郁郁都都焉雄雌。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题答禄章瑞净香亭

□□成都府治元帅堂,绿竹含箨新出墙。

今古诗人第一□,幕属工部员外郎。

□□□酒樽,主宾遨晚凉。

上句雨洗娟娟净,一扫人间尘土黄。

下句嚇破严武胆,解道风吹细细香。

竹净易见香难说,此□撩天鼻孔长。

我知横溪□□□,□□少陵先生鼻。

不徒□此君之佳色,又能识此君至清之□。

然则是又不徒识此君之清气,而能识此君之真味,识此君之深意者欤。

下一转语参此禅,敢问竹香云何细而细。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