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城秋日野望感事书怀诗五章呈吴龙图(其四)

岩谷雨馀生晚烟,高城危阁坐萧然。

侧身仕路本谁使,回首家山空自怜。

远信断来从过雁,苦吟多后敌鸣蝉。

郡斋有客唯庄叟,常与高谭内外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翻译

雨后的山谷中升起傍晚的烟雾,高高的城墙上孤单的楼阁显得寂寥。
在狭窄的仕途中左右为难,这究竟是谁造成的,回想起家乡,只有自怜的份。
远方的书信断绝,只能依赖南飞的大雁传递,苦于诗作,常常等到蝉鸣声起才完成。
在郡守官署中,我只有像庄子那样超脱的客人,常常一起谈论内外篇的深奥哲理。

注释

岩谷:山谷。
雨馀:雨后。
生晚烟:升起傍晚的烟雾。
高城:高高的城墙。
危阁:孤单的楼阁。
坐萧然:显得寂寥。
侧身:置身于狭窄。
仕路:仕途。
本谁使:究竟是谁造成的。
回首家山:回想起家乡。
空自怜:只有自怜。
远信:远方的书信。
断来:断绝。
过雁:南飞的大雁。
苦吟:苦于诗作。
敌鸣蝉:等到蝉鸣声起。
郡斋:郡守官署。
唯庄叟:只有像庄子那样的人。
高谭:深入讨论。
内外篇:内外篇(指《庄子》中的哲学篇章)。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秋的寂寞与淡远的情怀。"岩谷雨馀生晚烟",通过山谷中的细雨和渐起的晚霞,营造出一种萧瑟的秋意。"高城危阁坐萧然"则描写了诗人坐在高耸的城墙上感受到的孤独与空旷。

"侧身仕路本谁使"表达了诗人对仕途生涯的无奈和迷茫,而"回首家山空自怜"则流露出对远离家乡、孤身一人时所产生的情感自我怜悯。"远信断来从过雁,苦吟多后敌鸣蝉"中的"远信"指的是来自远方的消息,而"断来"则意味着这些消息已经中断;"苦吟"和"敌鸣蝉"则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烦躁与不安。

最后两句"郡斋有客唯庄叟,常与高谭内外篇",通过提到郡斋中的客人以及与之讨论经典的场景,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专注于学术研究的心境。整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个性和情感,也反映出宋代士人在政治冷清时期寻求个人精神寄托的一种生活态度。

收录诗词(863)

文同(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著名画家、诗人。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进士,迁太常博士、集贤校理,历官邛州、大邑、陵州、洋州(今陕西洋县)等知州或知县。元丰初年,赴湖州(今浙江吴兴)就任,世人称文湖州。元丰二年(1079)正月二十日,在陈州(今河南省淮阳县)病逝,未到任而卒,享年61岁。他与苏轼是表兄弟,以学名世,擅诗文书画,深为文彦博、司马光等人赞许,尤受其从表弟苏轼敬重

  • 字:与可
  • 号:笑笑居士
  • 籍贯: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县(今属四川绵阳市盐亭县)
  • 生卒年:1018~1079年

相关古诗词

山城秋日野望感事书怀诗五章呈吴龙图(其五)

早是蓬山预校雠,起居常赴殿东头。

鹓鸾拥陛联簪笏,日月开天拜冕旒。

一出光阴销远郡,两形篇什咏清秋。

有人更在杨庄上,文似相如肯见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山城秋日野望感事书怀诗五章呈吴龙图(其三)

才力虽难敌楚骚,赋诗常亦在秋多。

自然野思元无限,不尔闲愁可奈何。

要路故人皆废忘,偏州佳客少经过。

明时且为贪荣禄,岂学湘累便九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山城秋日野望感事书怀诗五章呈吴龙图(其一)

原隰萧条草木衰,倚风浑类楚人悲。

便成孤愤终何事,且寄遥怀对此时。

千里暝阴云杳霭,一川寒影雁参差。

登临自不宜羁旅,更敢凭高剩作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山堂偶书

几日无公事,山堂兴颇清。

和诗防积压,丸药趁晴明。

斸石新棱出,浇蔬晚甲生。

此皆忙外得,低首笑尘缨。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