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峰顶

昆仑之脉从天来,散作岳镇千琼瑰。

帝怒东南势倾削,特耸一柱名天台。

天台环周五百里,金翅擘翼龙分胎。

峰峦一一插霄汉,涧瀑处处奔虹雷。

华顶最高透天顶,万八千丈青崔嵬。

乘云御风或可上,我忽到之亦神哉!

游氛豁尽日当午,洞视八表无纤埃。

南溟东海白一杯,括苍雁宕青数堆。

千峰簇簇莲花开,中峰端严一莲台。

华藏世界宛如此,醯鸡不识良可哀。

渺茫夸阆苑,荒忽求蓬莱。

何如天台灵异在人境,劫火不到无三灾。

神泉自流,琪树不栽,弥山药草,满谷丹材。

应真隐显混樵牧,飞仙游戏同婴孩。

羲之乏灵骨,太白非仙才。

已住神山却归去,空馀石屋寒苍苔。

我已梦觉墙根槐,安能更逐鱼龙豗。

径须习定栖峰顶,饱看沧桑三百回。

形式: 古风 押[灰]韵

鉴赏

此诗描绘了天台山的壮丽景色与神秘氛围,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和对超凡脱俗境界的向往。诗中以“昆仑之脉”起笔,引出天台山的雄伟形象,随后通过“帝怒”之说,赋予天台山以神话色彩,凸显其独特地位。接着,诗人展开对天台山的详细描绘,从其广阔范围、奇特地形、高耸入云的山峰、奔腾的瀑布,到“华顶”的高度与庄严,以及“乘云御风”的想象,展现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

诗中还提到“华藏世界”,象征着一种超越现实的神圣境界,与“醯鸡不识”形成对比,强调了天台山作为人间仙境的独特性。诗人进一步描述了天台山的自然景观,如“神泉自流”、“琪树不栽”、“弥山药草”、“满谷丹材”,以及“应真隐显混樵牧”、“飞仙游戏同婴孩”的景象,展现了这里既有人间生活的和谐,也有超凡脱俗的神秘。

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虽不能亲临其境,但已通过梦境体验了天台山的灵异之美,并希望能在未来有机会真正置身其中,饱览其沧桑变化。整首诗不仅赞美了天台山的自然风光,也寄托了诗人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和向往。

收录诗词(35)

潘耒(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荔支盆

荔支盆,来三山,枝头壅土生根难。

荔支盆,上建浦,冲波峻滩挽舟苦,短逢愁日复愁雨。

荔支盆,过仙霞,千夫肩荷百吏遮,汗流骨出愁鞭挝。

从此浮江溯河去,严程昼夜不停住。

焦枯颠顿十存五,寥落猩红缀孤树。

蓬莱宫中掩露尝,冰丸入口流琼浆。

宁知一丸数金值,百旬劳扰千村忙。

大臣事君自有礼,忠孝不在养口体。

争新作俑彼何人,绎骚烦费无穷已。

不贵异物惟吾皇,勤求民隐恒如伤。

谁能上书罢贡献,令人千载思唐羌。

形式: 古风

金山

万古标形胜,中江一柱尊。

水分天作堑,地坼海为门。

钟磬来波面,蛟龙聚塔根。

蕲王血战处,坠马有惊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峡江

峡江山对锁,不觉有江来。

船向羊肠出,城临虎穴开。

烧畬穿岭急,水碓拨云回。

客鬓先秋白,何烦一叶催。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白雪楼

百尺高眠四海空,沧溟文坫夙称雄。

生平娄水埙篪应,死耐虞山玉石攻。

盛世才华容傲睨,达人官爵谢牢笼。

清严标格依稀在,华鹊苍寒落水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