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早梅》由元代诗人周巽所作,描绘了冬末春初时节,早梅绽放于严寒中的景象,以及诗人对自然与时光流转的感慨。
首句“孟冬天地闭”,开篇即点明时令,孟冬时节,天地间一片肃杀之气,万物似乎都进入了沉睡状态。然而,在这寒冷的季节里,却有“萼绿数花开”,绿萼梅花在严冬中傲然开放,展现出生命的顽强与不屈。接下来,“步绕溪上见,香从谷中来”两句,通过诗人的行踪和嗅觉感受,进一步渲染了梅花的美丽与香气,仿佛置身于花海之中,香气扑鼻而来。
“冉冉年将尽,匆匆春又回”两句,诗人以时间的流逝为背景,表达了对岁月易逝的感慨。梅花的盛开象征着春天的回归,同时也暗示着一年即将结束,新的一年即将到来。这种对时间的敏感捕捉,体现了诗人对生命与自然深刻的理解。
“征鸿避霜雪,行子隔风埃”则借用了候鸟南迁和行人远行的场景,进一步深化了对季节更替和人生旅途的思考。候鸟为了躲避严寒而迁徙,行人在风尘中奔波,两者都展现了对自由与远方的向往,同时也隐含了对生活艰辛的无奈。
最后,“归来履芳躅,慰我平生怀”两句,诗人想象自己归家后,踏着梅花留下的足迹,心中充满了对过往生活的回忆与慰藉。这一方面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另一方面也是对内心情感的寄托,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平静生活的向往。
综上所述,《早梅》不仅描绘了冬末春初梅花盛开的美丽景象,还蕴含了诗人对时间、自然、人生等多重主题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