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诗文节选自宋代诗人之作,属于祭祀活动中的一首诗歌。从语言风格和词汇使用来看,这是一段颂扬神灵、迎接神明的文字。
"我土绵绵,孰匪疆理":这两句描写的是土地广大无垠,无不属于国家疆域之内。这里的“土”指的是国土,“孰匪”是古诗中的常用词汇,用来询问或强调某物的普遍性,这里意在表达国土的辽阔。
"惟时幽都,匪曰隃只":这里“惟时”意味着“现在”,“幽都”指的是神明所居之处,“隃只”则有独一无二的意思。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祀岳镇海渎这一神圣地方的崇敬和认同。
"涤哉艮月,朔风其同":这两句描绘了一幅自然景象。“涤哉”形容水流清澈,“艮月”指的是明亮的月光,而“朔风”则是指初一的风。这两句通过对比和谐调,传达了诗人希望神明降临的愿望。
"曷阻曷深, 其亦来降":这两句中,“曷阻”意在询问或表达困惑,“曷深”则是形容水之深邃。最后一句“其亦来降”则表明神灵的降临。
整体看,这段诗文通过对自然景象和神圣地方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祀岳镇海渎这一神圣场所的敬仰之情,同时也寄寓着对神明降福的期待与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