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声木兰花(其三)崧台岁暮,题家书尾,寄闺人

长江渺渺芙蓉渡。横浦重重梅岭路。万水千山。

唱尽新词行路难。海南霜雪从无信。

点点偏催游子鬓。玉臂云鬟。懊恼三秋人未还。

形式: 词牌: 偷声木兰花

鉴赏

这首清代董元恺的《偷声木兰花·其三》是一首抒写离情别绪的闺怨词。开篇“长江渺渺芙蓉渡”,以长江的浩渺和芙蓉渡口的意象,描绘出一幅辽阔而寂寥的画面,象征着主人公与远方亲人之间的距离遥远。接着,“横浦重重梅岭路”进一步强调了道路的艰难,暗示了通信的不易。

“万水千山”四字概括了旅程的艰辛,同时也暗含了词人对游子在外漂泊的担忧。“唱尽新词行路难”表达了闺中人对游子的思念之情,通过歌唱来排遣心中的苦闷,感叹行路之艰如同词中的新词一般难以言表。

下片“海南霜雪从无信”转而描述了闺中人等待的漫长和失望,海南的霜雪象征着时间的无情流逝和音信的断绝。“点点偏催游子鬓”则细腻地刻画了岁月在游子身上留下的痕迹,加重了闺人的忧虑。

最后两句“玉臂云鬟,懊恼三秋人未还”直抒胸臆,闺人以玉臂和云鬟的形象自比,表达对游子归期遥遥无期的深深懊恼,以及对秋天来临而人仍未归的无奈和期盼。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景寓情,通过描绘旅途的艰难和等待的煎熬,展现了闺中人对远方游子的深深思念,情感真挚动人。

收录诗词(469)

董元恺(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偷声木兰花(其四)崧台岁暮,题家书尾,寄闺人

男儿意气差无苦。累汝兼持门与户。典尽空箱。

泪裹珍珠仔细藏。遥闻薄产丰年熟。

来岁官逋先赋足。事事关心。别有关心愁更深。

形式: 词牌: 偷声木兰花

偷声木兰花(其五)崧台岁暮,题家书尾,寄闺人

迢迢客路谁为主,纵是在家如逆旅。飘泊天涯。

谁道天涯胜似家。一年暂别休悲涕。

暂别百年能有几。此后归来。老我柔乡傍镜台。

形式: 词牌: 偷声木兰花

西江月(其一)过苏秦故里

不是秦邦金尽,那能赵印功高。

揣摩欲过洛阳桥,富贵徒欺妻嫂。

箧里阴符羞看,夜深刺股徒劳。

青溪休说寿松乔,笑尔车中难保。

形式: 词牌: 西江月

西江月(其二)携家宿南涧山房

照处石泉晓镜,捲时山月帘钩。隔窗小婢侍梳头。

不语暗垂红袖。细听枝间唤妇,相随竹里登楼。

布帆影漾绿杨舟。昨夜溪边泛酒。

形式: 词牌: 西江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