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正甫忽欲为僧以柬寄赋答

常说为僧好,君今欲了缘。

果然撇得下,祇便悟当前。

但使身无累,毋令世有权。

释名余早定,不是爱虚圆。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沈光文对友人吴正甫突然想出家为僧的回应。诗中充满了对出家生活的思考与感悟。

首句“常说为僧好”,点明了社会上普遍认为出家为僧是一种好的生活方式。接着,“君今欲了缘”则引出了吴正甫的决定,他想要结束尘世的因果,寻求心灵的解脱。接下来的“果然撇得下,祇便悟当前”,表达了如果真的能放下世间的一切,那么就能在当下领悟到生命的真谛。

“但使身无累,毋令世有权”这两句强调了摆脱世俗束缚的重要性,只有身心自由,才能不受外界权力的影响,真正地追求内心的平静与自由。最后,“释名余早定,不是爱虚圆”则表明了诗人对出家生活的态度,他认为选择出家是早就确定的事情,并非为了追求虚幻的圆满,而是出于对内心世界的深刻理解和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话的形式,探讨了出家生活背后的深层意义,以及个人在面对生活选择时的内心挣扎与最终的觉悟。

收录诗词(106)

沈光文(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感忆

暂将一苇向南溟,来往随波总未宁。

忽见游云归别坞,又看飞雁落前汀。

梦中尚有娇儿女,灯下惟馀瘦影形。

苦趣不堪重记忆,临晨独眺远山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普陀幻住庵

磬声飘出半林闻,中有茅庵隐白云。

几树秋声虚槛度,数竿清影碧窗分。

閒僧煮茗能留客,野鸟吟松独远群。

此日已将尘世隔,逃禅漫学诵经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偶成

最是贫来韬迹宜,强争枘凿竟忘痴。

客窗诗苦囊兼涩,旅梦春浓老不知。

失意无成知得少,灰心已久望燃疑。

生嫌岂独刘惔妹,难笑东山掩鼻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夕餐不给戏成

难道夷齐饿一家,萧然群坐看晴霞。

炼成五色奚堪煮,醉羡中山不易赊。

秋到加餐凭素字,更深吸露饱空华。

明朝待汲溪头水,扫叶烹来且吃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