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诗人龚敩的《游鸡鸣寺和伍助教朝宾(其四)》描绘了一幅清晨登高望远的画面。首句“鸡鸣之上接清庙”,以鸡鸣声起,暗示黎明时分,诗人来到鸡鸣寺,这里与神圣的清庙相邻,显现出寺庙的庄重与历史感。接下来,“画栋翚飞出林杪”描绘了寺内精美的建筑飞檐翘角,直入林梢,展现出古建筑的雄伟壮观。
“马埒风高苜蓿秋,凤台日上梧桐晓”两句,通过马厩边的苜蓿在秋风中摇曳,以及朝阳初升照耀在凤凰台上,进一步渲染了早晨的宁静与生机。这两句寓含着季节更迭和时间的流转。
“云消天宇山色明,潮落江堤水声小”则转而描绘自然景色的变化,云雾散去,天空开阔,山色清晰可见;潮水退去,江堤边的水声变得微弱,营造出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
最后,“垂老何因乐意多,吾皇整顿乾坤了”表达了诗人年事已高,却因国家安定、君主有为而感到内心的喜悦。诗人以个人的愉悦心情,映射出盛世气象,体现出对国家治理有方的赞美。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鸡鸣寺的景象,融入了自然景观和个人情感,展现了明朝文人对盛世的向往和对国家的忠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