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封家书》是明代诗人陈繗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书写家书时的复杂心情与深情厚意。
首句“裁纸常忧短”,开篇便道出了写信人对纸张长度的忧虑,表现了对通信的珍视和对内容的精心准备。接着,“修书不见长”则暗示了书信内容的丰富与深沉,即使纸张有限,也难以承载全部的情感与思绪。
“写成一个字,断尽九回肠”一句,生动地刻画了书写过程中的情感波动,每一个字都倾注了作者的深情,每一次落笔都牵动着内心深处的思念与牵挂,字字句句都蕴含着复杂的情感,仿佛每一笔都割裂了作者的心肠。
“言语何亲切,缄封自谨防”则表达了写信人在文字选择上的用心与对信件安全的重视。每句话都力求贴近对方的心,同时又小心翼翼地保护着这份情感,不希望有任何疏漏或误解。
最后,“几多心下事,都在个中藏”点明了信中所承载的内容不仅仅是言语,更是无数未言之语,是作者对远方亲人的深切关怀与思念,是无法言说的内心世界。
整首诗以一封家书为载体,深刻揭示了人与人之间情感交流的细腻与复杂,以及在通信不便的时代,书信所承载的特殊意义和情感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