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疆竹枝词三十首(其十八)

豚彘由来不入筵,割牲须见血毛鲜。

稻粱蔬果成抓饭,和入羊脂味总膻。

形式: 词牌: 竹枝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回疆地区独特的饮食习俗,通过“豚彘由来不入筵”一句,点明了与汉族饮食文化的不同之处,豚彘在汉族宴席上常见,但在回疆地区并不作为主要食材。接着,“割牲须见血毛鲜”强调了回族在宰杀牲畜时对仪式感和卫生的要求,血和毛的完整可见,体现了宗教信仰的严格遵守。

“稻粱蔬果成抓饭”,描述了回疆地区以稻米、肉类和蔬菜水果为主要原料制作的抓饭,这是一种集体共享的食物形式,人们用手抓食,体现了民族特色和团结精神。“和入羊脂味总膻”则点出了抓饭中加入羊脂的独特风味,虽然带有羊脂的膻味,但这种味道是当地饮食文化的一部分,被广泛接受并喜爱。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回疆地区的饮食文化特色,也反映了不同民族在饮食习惯上的多样性和包容性,以及各自文化传统的重要性。

收录诗词(231)

林则徐(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福建侯官人(今福建省福州),又字少穆、石麟,、俟村退叟、七十二峰退叟、瓶泉居士、栎社散人等。是清朝后期政治家、思想家和诗人,是中华民族抵御外辱过程中伟大的民族英雄,其主要功绩是虎门销烟。官至一品,曾任江苏巡抚、两广总督、湖广总督、陕甘总督和云贵总督,两次受命为钦差大臣;因其主张严禁鸦片、抵抗西方的侵略、坚持维护中国主权和民族利益深受全世界中国人的敬仰

  • 字:元抚
  • 籍贯:晚号俟村老
  • 生卒年:乾隆五十年)~1850年11月22日(道光三十年

相关古诗词

回疆竹枝词三十首(其十九)

桑椹才肥杏又黄,甜瓜沙枣亦糇粮。

村村绝少炊烟起,冷饼盈怀唤作馕。

形式: 词牌: 竹枝 押[阳]韵

回疆竹枝词三十首(其二十)

宗宗多半结丝罗,数尺红丝发后拖。

新帕盖头扶马上,巴哥今夕捉央哥。

形式: 词牌: 竹枝

回疆竹枝词三十首(其二十一)

才经花烛洞房宵,偏汲寒泉遍体浇。

料是破瓜添内热,冷侵肌腑转魂消。

形式: 词牌: 竹枝 押[萧]韵

回疆竹枝词三十首(其二十二)

河鱼有疾问谁医,掘地通泉作小池。

坦腹儿童教偃卧,脐中汨汨纳流澌。

形式: 词牌: 竹枝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