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孙莘老题召伯斗野亭

维舟得古寺,望远天四平。

晴日晖晖散,晚风泠泠清。

危亭下瞰野,层阁高连甍。

起望斗与牛,淮海相奔倾。

往来谁百年,今昔我平生。

悠悠何所寓,台上多化城。

与其逐影死,宁似不鸣烹。

咄哉应有止,老矣将安行。

中庭柜子落,丈室霜月明。

此意竟萧条,犹然笑安荣。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张琬在召伯斗野亭所见之景及内心感受。首句“维舟得古寺,望远天四平”展现了一幅静谧的山水画卷,诗人乘舟至古寺,眺望远方,天地间一片宁静平和。接着“晴日晖晖散,晚风泠泠清”描绘了日光洒落,晚风轻拂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

“危亭下瞰野,层阁高连甍”则通过危亭俯瞰田野,层层楼阁相连的景象,展现了广阔的空间感和层次感。诗人“起望斗与牛,淮海相奔倾”,抬头仰望星空,斗宿与牛宿交相辉映,淮海之间似乎也涌动着一股奔腾的力量,寓意深远。

“往来谁百年,今昔我平生”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过往生活的回顾。接下来“悠悠何所寓,台上多化城”则引出对人生意义的思考,台上的化城象征着虚幻与变化,引发深思。

“与其逐影死,宁似不鸣烹”是诗人对生命态度的表达,宁愿保持自我而不随波逐流,也不愿为了迎合他人而失去自我。最后“咄哉应有止,老矣将安行”则是对人生终点的思考,面对岁月的流逝,诗人似乎在寻求一种平静的归宿。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哲学观念。

收录诗词(2)

张琬(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南楼寺

仙去不留丹灶药,诗成惟记御园柑。

休誇巨镇来天北,且得奇峰在岭南。

已见二楼开石路,可无双鲤起龙潭。

政当九月黄茅里,喜作清商洗瘴岚。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覃]韵

凫山庙二首(其一)

仙人丹成去不返,至今庙貌留名山。

嗟予俯仰随缰锁,尘土驱驰止汗颜。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凫山庙二首(其二)

云烟深处路萦纡,元是真人旧隐居。

我亦放情丘壑者,官闲时得命篮舆。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鱼]韵

靖节祠堂

道出古柴桑,渊明祠有堂。

春逢杨柳绿,秋及菊花黄。

有酒尊居右,无弦琴在床。

清名百世下,庐岳共存亡。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